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面对比新旧调控后二手表现  11月份旺市可期

(2006-11-20 09:10:26)
分类: 2006房地产
“国六条”已经出台半年有余,从官方的统计数据来看,对比去年的“国八条”,今年的“国六条”对二手楼市的影响虽然同样明显,在程度上却温和了许多,这从今年几个关键月份的成交量同比大幅上升可以看出。满堂红研究部表示,从“国八条”到“国六条”,政府均在文件中强调要“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因此虽然二手楼市难免要陪“过热”的一手楼市吃药,但是依靠坚实的市场需求,每次都能在短暂的下挫后快速恢复过来,显示出较强的抗打击性。该研究部认为,综观新、旧“六一新政”后的二手市场表现,有五个地方值得特别关注,而11月份将再次成为旺市来临的分水岭。
 
全面对比新旧调控后二手表现 <wbr> <wbr>11月份旺市可期

关注一:6月份的“假放量”
去年的“国八条”和今年的“国六条”都是在6月1日正式实施的,从房管局的统计数据来看,两个6月份的成交量均有明显的放量,是新政前后的一个市场高点。如去年6月的成交量为68.7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6.8%;今年6月的成交量为62.5万平方米,环比上升28.3%。但是,这实际上是由于统计数据滞后了大约10天所导致的。也就是说,6月的数据是“假放量”,其实是因为5月下旬的成交增多、也即市场赶在新政实施之前搭“末班车”的结果。
 
关注二:调控影响大且有一个持续期
由数据可见,两次“6·1新政”都对二手楼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有一个持续期,从7月到10月的成交都比5、6月份的成交要少,其中既有政策所导致的直接影响(如禁止预售契约房转让、营业税政策调整等),也有因为置业者心理变化产生的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去年和今年6月之后二手交易量的走势,我们可以发现其轨迹是基本一致的,即市场在经过大约三、四个月的新政消化期之后,到第四季度会有比较明显的复苏。
 
关注三:“国六条”比“国八条”温和
从数据还可以看出,今年的“国六条”对二手的影响明显要比去年的“国八条”温和。同是7月份的成交,“国八条”出来之后,二手交易量遭遇重创,环比大跌40.9%;“国六条”出来之后,二手交易量环比下跌幅度为14.6%。而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成交中,除9月份因特殊原因交易量同比有所下跌外,其余月份的同比都是上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去年“国八条”不仅在营业税方面进行了调控,还禁止了占二手房源大约20%的预售契约房的转让,力度显然要比今年的“营业税征收年限从2年延长至5年”大;另一方面,从2004年开始,宏观调控一轮接着一轮,特别是严厉的“国八条”出来之后,置业者对新政策的出台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可以说,去年“国八条”对二手楼市的影响既有政策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比较深刻,而今年“国六条”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心理上,因此也较容易为市场消化。
 
关注四:特殊的9月份和10月份
在宏观调控之前,每年的9月份二手交易量都有不错的表现。虽然今年9月份的数据一反7、8月份同比大增的趋势同比下跌,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向下走。首先,按照经验,市场在经过连续几个月的放量之后,如果前面的需求被消化而后继的需求没有跟上,会有一个回调的过程,这与9月份的情形类似。其次,由于今年的情况特殊,买家普遍对10月份的楼市是否会降价有期待和观望,因此9月份的置业步伐自然慢了下来。需要指出的是,10月份统计数据的低迷其实是一种常态,因为国庆假期二手交易登记暂停,所以10月份的一部分成交要到11月份才能在数据上显示出来。
 
关注五:11月份旺市可期
年底是置业的旺季,去年在“国八条”之下风雨飘摇的二手楼市,正是凭借着11月份的出色表现回归火爆,今年的“国六条”后市场同样有类似的征兆出现。满堂红研究部分析,今年的“国六条”中针对二手楼市的举措原本不多,但是由于一、二手楼市的联动关系,还是引发了不少二手置业者的观望情绪,导致最近几个月的交易量表现一般。不过,由于广州二手置业人群当中自住需求的比例占据了绝大多数,在业主因为各种政策的出台强硬的态度有所缓和之后,已经等待了一段时间的置业者在年底前入市的愿望又迫切起来。满堂红地产的成交数据显示,截止11月15日,业绩已经达到10月同期的140%左右,其中最抢眼的是买卖的成交宗数的增加。(满堂红研究部:肖文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