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笔抒我心 |
诗词格律——我的无知与无畏
在没有系统地学过诗词格律之前,我曾经以为写诗尤其是现代诗不过如此而已,以至于也时不时地写上一首。偶尔灵光一显,还有自以为是的佳句作出,颇为洋洋自得一番。
可是,如今我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修学者,虽然专业科目里面没有诗词格律的有关课程,对诗词格律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太说不过去了,心里总有万一被人讥笑的恐惧。于是乎,就有了利用空闲时间到网上看看有关书籍的冲动。
记得去年“抗日”大潮涌动、国共抗日功过论激辩之际,一腔热血的我曾经仿照宋词中“满江红”的词牌作了一首应景词,倒也有股个人见解在内的意境与主旨,还曾被某小论坛置为推荐帖之一,内心一时颇为自得,词曰:
满江红·倭败六十载
倭败六十载,南京泪、犹湿衣襟。黄泉下、白骨森森,冤气难消。
似荣复辱心唏嘘,欲笑还哭思如潮。宜只将、缅古且怀今,祭英灵。
郁难平,与君酌。国共案,何足道?滴滴抗日血,皆是英豪。
史论或可有疑异,大义面前罪可消。同道是、怒斥妖魔言,壮神州。
——2005年8月15日午
网络上藏龙卧虎,我这篇并非真金的文字更是经不起火炼,看到斑竹错把“糟粕”当“精华”,就有“行家”跳出来指责我的不通之处,也有行家对我悉心相教,曰诗词格律应该如此这般,个别论点虽然迂腐,但一番讨论下来却也长了我一番见识,并有了“有时间一定要好好学学”的冲动。
回到正题,“信息时代, GOOGLE一出,谁与争锋”,很快地,我就在网上凭借几个关键词搜索到了几本教材,选来选去选中了目前正在读的《诗词格律》(王力著)。原因无它,这本书浅显易懂,特别适合我这种不谙学术的“知道分子”。
打铁趁热,几天琢磨下来,哇噻,原来有这么的好东东:什么押韵、对仗、七律、七绝、五律、五绝、古体诗、律诗、近体诗……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虽然看到的未必全都看懂,但是每每碰到那些原本似懂非懂的地方突然间豁然开朗,内心的高兴就忍不住溢于颜表,一幅吃错药的申请让身边不知情的人往往一脸疑惑。不知不觉间,心里又多添了几分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敬意与自豪感,与此相伴的是为自己作为一个整天卖弄文字(虽然多为行业文章)的人居然懂得这么少而羞愧难当。
要知道,无知者无畏固然勇气可嘉,却永远脱不出无知的泥潭,而不知自己无知(好在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则要变成无耻。
痛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