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工薪“包租婆”的成长史

(2005-10-26 12:52:04)
分类: 2005房地产

 

 

刚刚吃过午饭,林小姐就急匆匆地出门看网友的二手家私去了。为了能赶在年底的租赁旺季把新买的房子出租,这几天,林小姐一直在为房子的装修布置忙碌着。

林小姐刚刚在10月初那场轰动一时的邮通小区拍卖会中买下一套28平方米的单位,12.3万元的价格觉得很划算。在那场拍卖会中,近400人将136套标的抢购一空,场面之热烈连拍卖公司都觉得有些意外。

在外人眼里,已经有好几套物业在手、又在不断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的林小姐俨然已经成为一位颇有成就的“包租婆”,令人羡慕。

林小姐初次涉及房屋投资市场是在1997年楼市的高峰期,当时她在黄石路以19万元的价格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一房一厅。不过,这次投资并不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因为随后楼市的持续低迷使楼价变得很不景气,而当地的房屋租赁市场直到近两年才成气候。林小姐笑谈,这套房子几乎让她失去了继续投资的勇气,接下来的好几年都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在良好的经济形势下,迈入新世纪的广州楼市挟各种利好扶摇直上,在楼价步步高涨的同时,投资楼市的机会也开始显现。

2003年的“非典”期间,看准楼市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林小姐以自称“好象市场买菜”的价格(20万元)买下了东方广场一套34平方米的物业,再次迈入投资市场。这个举动后来被证实是明智的。如今,这套房子每月都可为林小姐带来约2000元的收入,回报率高达12%左右,售价也攀升到28万元之多。

至此,尝到了甜头的林小姐一发不可收拾,又接连在二手房市场和拍卖市场买入几套物业,包括前面提到的邮通宿舍。

林小姐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位“工薪投资者”,拥有的资金不算很多,部分要靠银行贷款来实施自己的投资计划。林小姐表示,“投资者”的名头看起来好象需要很强的资金实力支持,其实并不尽然,以邮通宿舍这套单位为例,假如做按揭,她只需支付不到4万元的首期,接下来的银行月供就基本上可由租客“代为支付”了。

林小姐坦言,她投资物业的信心主要基于广州活跃的房屋租赁市场。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广州,每年都会有大量外地人口涌入,从而带来旺盛的租屋需求。

但是,林小姐同样对初涉这一行的“新手”提出了忠告: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的情况下,贸然“跟风”入市并不明智。一个简单的道理,假如购入的房子价格较贵而又租不起价钱,投资回报率就会很低,导致投资失败;此外,即使是长线投资也要考虑今后“转手”的问题,能否买到具有升值潜力的房子将很考验人的眼光。

满堂红研究部表示,林小姐只是伴随着广州楼市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众多投资者中的普通一位。该研究部在新政前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广州的购房者当中有18.7%的比例为投资用途,其中11.6%的投资者为长线投资。在6月份新政实施后,剩余的那部分短线投资者也大多转为长线投资,从而使房屋租赁市场更加活跃。该研究部认为,正如股民们总是愿意投资“牛市”中的股票市场一样,一定比例的投资客存在是楼市健康、向上发展的正常现象,因此主管部门面对这股投资风气不必担忧,只需在必要的时候做一些政策引导即可。

 

 

访谈录:

记者:当初怎么会想到投资呢?

林小姐:手里有闲钱的人会觉得心里发慌,而且现在银行的利息那么低,所以总想找个门路把钱用上。从某种程度上讲,投资有时候是被逼出来的。

 

记者:其实投资的途径也很多啊,比如股票,为什么会选择房地产呢?

林小姐:股票比较花时间,要时刻关注,一不小心可能会亏一大笔钱投资房子保险一点,而且可以当成“业余爱好”来做,又有中介“代为”操心,特别适合我这种“懒人”。当然,个人对房地产也比较感兴趣。

 

记者:可是现在经常讲“地产泡沫”,不怕楼价跌吗?

林小姐:怕,还怕地震。(笑)其实大家都看得到,广州楼价不比内地一些城市,大跌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我不是炒楼,即使房子贬值了也可以通过出租把失去的部分挣回来。

 

记者:在投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比较遗憾的事?

林小姐:最遗憾的事就是没钱。(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拍卖一套物业的价格超过了预算几千块没有买,结果没多久房子升值了56万,后悔不已。

 

记者:这么说来,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很重要?

林小姐:绝对。不过这个能力要下工夫才能练出来的,平时就要多关注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