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座就抽脸?——国人到底缺失了什么

标签:
信仰缺失国人跑跑和服中国杂谈 |
分类: 满纸流香 |
事件回放:
近日,山东青岛一公交车上,一女孩拒不为身边站着的70多岁残疾老人让座,旁边一中年男子遂拿出一张百元大钞,一边用钱抽打女孩脸一边要求其让座,声称让座后百元钞票即归女孩所有。
http://www.bcadsoft.com/aspnet_client/web2/_derived/0794.gif
据了解,当时女孩十分气愤,站起身与中年男子争吵,结果被趁势拉出座位,其他乘客纷纷叫好。
看到此则消息,不禁联想到前几日在武汉大学身穿和服照相被爱国学生驱逐的一对母女,她们的遭遇何其相似。
不让座的女孩与穿和服照相的母女行为确实有不妥当的地方,但是,更令我无语的却是那些为“正义道德”代言的人。
现在国人很容易在两个极端上荡秋千。例如在范跑跑事件中,事情刚刚爆料时,众口一致声讨范跑跑的行径,但是在范跑跑被逼绝境之时,舆论风向骤变,开始从人性的角度去为范跑跑开脱。
现在很多人无论年纪大小,似乎都是愤青:缺乏理性的思考、缺乏自己的认知、缺乏平和辩证的态度,同时又似打了鸡血似的兴奋,每当面对与自己利益无冲突同时又可发挥和演绎的情况时,一个个俨然化身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的代言人。
可是仔细分析,如果抽脸男子面对的是他的上级或他的亲戚,或者是一个比他还要牛B强悍的男人,他是否还有坚持正义的勇气?!如果武汉大学那几个爱国学生面对的是决定他就业去向的相关人员或是决定他成绩、评优资格的老师,甚至是他女朋友撒娇要求在樱花树下照相,那么他是否可以断然大喝一声“滚出去”?!
不能说如今的人没有信仰,但信仰的坚定程度确实值得怀疑。但是人是精神的动物,没有信仰的人生充满缺憾,于是很多被这个丰裕物质时代沾染了满身铜臭的人,转而妄图进军到另一个高尚的领域,以为用作秀和哗众取宠的表现方式,即可使自己的形象变得高尚和伟大起来。
渴望跻身精神上的更高层次是可以理解的,并且确实是一个向真向美向善的好现象,但是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物质快速发展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缓慢的情形却使国人普遍缺失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尊重!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的最基本元素我想应该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尊重,就没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没有尊重,也没有“家和万事兴”……然而,虽然今年已是新中国60华诞,可是很多封建等级制度的残余思想仍然存在于某些隐蔽的犄角旮旯,时不时跳出来作祟、发淫威。不讲尊重,便是其中最大的余孽。
让座事件中,如果说女孩不懂尊老爱幼属于道德缺失,尚可通过教育进行感化,那么抽脸男子本身所表现出的匪气、霸道、以强凌弱以及金钱至上观念才是真正的毒瘤。因为这不是小恶而是大恶,这种飞扬跋扈的戾气才是和谐社会的真正危害之所在!
有人说现在的人充满戾气,穷人有,富人也有。因为一句话、一分钱而打得头破血流甚至拔刀相向的人为数不少。而这其中的很多人,正是以一些响亮的口号为幌子的,与水泊梁山的“替天行道”性质类似,事实上仍是烧杀劫掠。
至于那些叫好的乘客,则令我想起鲁迅笔下国人围观杀头时的情景。不做出头鸟却要凑热闹,一向是很多人的专利。这些人往往懦弱自私,生活中多有不如意事,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坐标,因此胸中常有一股无名火,所以既仇恨富人又看不起穷人。这种人是灵魂空虚的、行动浮躁的。向那些在网络上缩头发帖或留言骂娘的人,其实也都属于此列,只不过一个是现实版一个是网络版。
如果说,看到白发老人在车上站立不稳我还可以理解的话,看到彪男侮辱弱女或者群体驱逐个人则使我真正感到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