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价必降房价必涨限购令打压房价文化 |
分类: 杂谈时评 |
“房价必降”是开给工薪阶层的空头支票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时事点评,题目是《随着建房成本下降未来房价必降》。作者认为 “房价不跌论”违背价值规律。其基本观点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房的成本也会下降,商品房的价格必然成下降趋势。同时,作者提出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商品房供不应求的状况肯定会改变,到时有的城市商品房必然会出现供过于求,其价格也必然下跌。
这篇时事点评的出台,应该与有关部门接连报道今年前七个月全国房价涨幅再创新高,显示国家调控政策又一次失败有关。我以为,从理论上分析,作者的观点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作者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时间。作者认为“未来房价必降”,那么“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概念?10年?30年?还是50年?
我记得有个流传很久的故事,说的是庄周家贫,一家人快要饿死了,他硬着头皮去向监河侯借点粮食。监河侯说:“没问题。等我发了大财,借给你三百两金子,这样好吗?”据说好脾气的庄子听了以后“忿然作色”。我想人民日报的这篇时事点评肯定会让很多人“忿然作色”!
我们可以肯定,对当前急需住房的广大工薪阶层来讲,他们在“未来”是不会缺房的。现在50岁左右的人,基本都有兄弟姐妹,祖上传下来的一套小房子解决不了他们的供需问题(倒是引发不少房产纠纷)。真正能缓解供需矛盾的住房,是50岁这一代人的自有住房。而他们退出人生舞台的时间,大约还需要30年左右(我国发达地区人均寿命在75岁—80岁之间)。也就是说,目前30岁左右及30岁以下的独生子女们,每家都“潜在拥有”两套以上的住房(指男女双方父母的住房),但这住房要3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兑现。那时的房屋市场应该会供过于求,房价肯定会降下来。那么现在呢?总不能让他们到马路上去睡觉吧!
文章作者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房的成本也会下降,商品房的价格必然呈下降趋势。”我以为这个观点过于武断,没有任何依据。就房地产行业而言,目前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成本(土地、税费)、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开发商成本(利润)。考虑到资源、环保、民生等因素,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是只会上涨而不可能下降的。从现状分析,房地产行业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关系着政府的政绩和经济利益。只要政府没有让利于民的意愿,调控只能是一种政治姿态,雷声大雨点小。至于开发商们,如果政府不出台实质性的措施,让他们主动降低利润,无异于与狐谋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房价必降”只能算是给工薪阶层开出的空头支票,很难兑现的。至少十年之内,房价虽然有可能在政策打压下短期下挫,缓慢上涨仍然是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
相关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30819/0732164874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