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闲云野鸦
闲云野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5,567
  • 关注人气:2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病贵”是进口医疗设备惹的祸?

(2011-03-13 13:03:13)
标签:

看病贵

检查费

政协分组讨论

分类: 杂谈时评

“看病贵”是进口医疗设备惹的祸?

有位级别不算低的政协委员在小组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多数医疗检查设备靠进口,从而导致过度医疗等问题,成为”看病贵”的主因。该委员认为:所谓“看病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药贵,一个是检查贵。检查贵主要是仪器设备贵。王委员的其他观点虽然是老调重弹,笔者基本赞同。但是关于“进口医疗设备多导致“看病贵”的观点,应该说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说好听点是官僚主义。

笔者生活的这个城市(天津)属于中国的发达地区。我们这个区有八九十万人,三级甲等医院就一所。据我所知,这所医院有各种大小检查设备100多台,包括直线加速器、血管造影机、磁共振、螺旋CT机等进口的大型医疗检查设备。一般情况下,做磁共振、CT等项目的检查需要提前一两天预约。就算是做彩色超声这样的小检查,等上半天也算是快的。医院里总是人满为患,成了传染疫病的最佳场所。我们这里尚且如此,内陆地区就更不用说了。我查了一下资料,目前日本百万人拥有磁共振设备是36台,欧美国家更多,基本上可以做到随时检查。由此可见,我们拥有的检查设备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太少了。

再说价格问题。我完全是外行,粗略估算了一下(可能不很准确),一套比较先进的磁共振设备大约2000万元左右,按每天检查50人,每人平均花费500元计算,最多三四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包括建筑、维护、耗材等方面的成本)。一套进口的心脏彩超诊断仪最多也就250万元左右,按照每天检查50人,每人花费100元计算,不到两年也就收回成本了。这比投资买设备做实业要合算得多。对医院方来说,购买进口医疗检查设备应该说是赚钱的买卖,不仅谈不上增加医疗机构负担,而且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更何况进口大型的医疗检查设备,相当一部分是靠国家拨款,免税(海关税)进口的。因此说进口这些设备,并不是直接导致“看病贵”的原因。

那么,除了药物因素,造成“看病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原因有四:一是庸医过多;现在的白衣天使,多数只会相面,不会瞧病。离开那些检查设备,就像是老太太丢了拐棍,寸步难行。这势必会造成“过度检查”,人为加重患者负担。更有甚者,一些“蒙古大夫”哪怕是用先进的设备检查过了,也往往会诊断出错,给百姓雪上加霜。二是检查费定价过高;医疗检查费定价高得离谱,完全脱离实际进口成本,不知物价审核部门是如何审查的?有没有定价依据?可不可以将这些依据公开?如果医院将医疗检查作为赚钱手段,老百姓看病焉能不贵?三是医德严重欠缺;一些医务工作者缺少起码的医者仁心,根本不顾百姓的承受能力,大笔一挥胡检乱查,甚至个别人还从中提成受益。四是国家对医疗设备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严重不公平。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大城市不仅医院林立,而且资金投入多,检查设备先进,医疗资源占有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国家对二三线城市在这方面的投入则明显不足,小城市、小县城就更不用说了,根本谈不上投入。这种医疗资源“贫富悬殊”的现状,势必造成患者大量涌入大城市就医,交通、食宿、误工等方面的额外费用,增加了老百姓的看病成本,这也是“看病贵”的主因之一。

如此说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似乎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笔者认为:一、政府主管部门要下大力气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减少庸医,消除腐败;二、政府应加大对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要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大量采购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三、要强化价格监控机制,将成本核算科学化、合理化、公开化,采取有效地措施把医疗检查价格降下来。

总而言之,造成老百姓“看病贵”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不力。王委员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不从本部门工作失误中找原因,一席发言就把责任推给了旁人。按照他的逻辑,停止进口医疗检查设备,等我们自己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制造出国产仪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王委员可能等得,不知千百万患病的老百姓是否等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