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从南大仙林校区乘地铁去下马坊,对面有位美丽的非洲妹妹。她不时用微型话筒,高兴地用中文和她的朋友讲话,讲到动心处,满面春风地微笑。近距离地看,我发现她的微笑很美。她那鲜明的上下唇印,黑得深不见底的笑靥,其实非常动人,还有她偶然一撇的眼神,也与中国少女一般的妩媚。面对她,我跳进了另外一个思路中。有一本书,《唐代的外来文明(彩色插图珍藏本)》,这本书有近200幅唐代精美插画,还有近百幅唐代文物,它是16开本,图文并茂,像块厚重的砖头,在我的书房里撂着,我会时不时拿出来,静静地读上几章。
这本书是美国人爱德华·谢弗写的,他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世界著名汉学家和语言学家。他对唐代文明十分熟悉,也主攻唐代文明。这本书说到当时的非洲妹妹,在唐代首都长安也不少见,她的作用有点令今人匪夷所思——主要是作为贵族泄火之用。如果贵族火气很大,有时也是皇帝认为贵族火大了,就赐予一名非洲美女,让其泄火。其夫人们也认可,绝对不会打翻醋瓶子,弄得我见到非洲美女,便会想到这本名著,当然也会想到唐代人泄火。
这本书,绝不需要逐句逐条地读下来,也不会让你一目十行地读下去。它图文并茂,可以让你优雅地读,阅读时,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为什么如此会心,因为这本书,让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找到外来文明的痕迹,朱大可先生的中国上古神话的“外来说”,可以与此作相映成趣。当然朱先生的论断,太过远古,与我们的现实有点不太接近,而看着这本书,则与自己当代生活息息相关。看后,你会十分自豪,中华文明具有伟大的接纳性和包容性,特别是我们当代生活中一些“胡”字的东西,一些“西”字的东西,很可能从唐代来。我们便发现我们生活,实在是来源于一种有底蕴的文化中,于是我们便自豪起来了。不自豪就会任性。
有一次,有记者问李敖先生,如果要你选择,你愿意生活在那一个朝代。李敖便说:“我愿意做唐朝人。”看看这本图文并茂的唐代人的生活书,看完后,估计十之八九,会有与李敖先生一样的感受。
我们自然做不了唐代人,我们看看这本书,梦回一次唐朝,又有何不可呢?
故推荐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