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楚国往事》有感
楚,既是国名,又是族名。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租,周成王始“封熊绎于楚蛮,封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西周时期,楚人艰苦奋斗,创业奠基,势力伸展到江汉间。春秋时期,楚国渐趋强盛,开疆拓土,争霸中原,奠定了楚国雄居南方的历史地位。战国时期,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是一个疆域广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泱泱大国。
楚国从初创到鼎盛、到衰亡,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在这八百年中,楚人有筚路蓝缕的艰辛,有问鼎中原的豪情,有灭国六十的壮举,有郢都被拔的悲愤,倾情演绎、高潮迭起,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于楚史的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不断有著作问世,如张正明先生的《楚史》,以及李玉洁女士的《楚史稿》、罗运环先生的《楚国八百年》、魏昌先生的《楚国史》等,他们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资料,对楚国的历史在学术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而,这些学术著作高端精深,不便于向大众普及。
日前,有幸读到冯知明先生即将出版的《楚国往事》书稿,书稿内容虽都知晓,但不忍放手,颇有先睹为快之感。《楚国往事》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故事性。全书就是讲故事,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组成大故事,将楚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重要人物,形象、生动的娓娓道来;
其二,通俗性。楚国史实见于《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作者以其深厚的文献功底,将史料予以白话,解读准确,通俗易懂;
其三,知识性。在叙说故事的过程中,作者旁征博引,不仅吸取了大量的学术成果,而且融入许多常识性的知识;
其四,趣味性。作者以一般读者为对象,在此定位的基础上,行文不乏调侃、幽默。
作者积十年之功,研读楚史,厚积薄发,写就《楚国往事》。我相信这本书将在普及楚史、楚文化知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