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川大地震·生命奇迹(六)今古传奇·纪实版

(2008-05-28 09:39:42)
标签:

被埋的

127个

小时里

一直

告诉自己

死之前

一定要

喝一口水

分类: 如实写作

奇迹档案十六——123小时:母亲千里寻儿,爱子五日生还

 当这位勇敢的母亲听见幸存者竟是自己的儿子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17日17时12分,在被6层水泥板压了近123个小时后,20岁的小伙子蒋雨航在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获救生还。

更为奇特的是,蒋雨航的母亲龙金玉从贵州千里寻子,17日中午刚刚到达映秀,就遇到了儿子生还的奇迹。

这次抢救历时9个多小时,负责抢救的是前来支援灾区的上海市消防总队救援队。据在现场指挥救援的总队长陈飞少将介绍,17日8时许,救援队在映秀镇映电宾馆废墟上喊话,搜寻幸存者,忽然听到脚下有微弱的回应。队员急忙用“蛇眼”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查,发现了被6层水泥板压住的蒋雨航。简单问了他的名字和身体状况后,队员们一边与他对话,给他“打气”,一边小心翼翼地展开工程施救。

来自贵州黔东南区凯里市的蒋雨航,大专毕业后分配到汶川县高速公路管理处工作,长期居住单位在映电宾馆租的房间里,今年春节后还没有回过老家。地震发生时,他刚下了夜班,在宾馆睡觉。

龙金玉说,汶川地震发生后,儿子音讯皆无,她心急如焚,就和其他亲人从家乡来到了成都。从成都乘出租车到都江堰,然后打了个“摩的”,一直坐到紫坪铺大坝。“摩的”司机听说她千里迢迢来寻找儿子,非常感动,一分钱车费也没有收。到了紫坪铺,大路断了,无法通行机动车,她就徒步往山里赶。数十里山路,她连走带爬地赶了十几个小时。这位52岁的勇敢母亲,满头灰尘,胳膊上被划出了好几道血痕。

14时许,龙金玉终于赶到了映秀镇。一进镇子,她就开始向儿子的住地奔跑。到了映电宾馆,听说废墟下有生命迹象,而幸存者的名字竟是自己的儿子,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本来想,能看见个死的也就知足了,没想到还能看见活的!”她说。

她将信将疑地爬上废墟,大声叫儿子的小名“二哥”,一声微弱而熟悉的答应从砖石缝隙中传上来。她的心一下子落了地,赶忙告诉儿子不要再多说话,保存体力。

17时12分,蒋雨航被救援人员从挖开的洞穴口抬出来,龙金玉顿时哭起来,激动而无力地叫着:“让我看他一眼!让我看他一眼!”

此时,蒋雨航被一条白毛巾蒙着眼睛,躺在担架上。十几个消防队员手拉手在外面围成一圈,以免激动的人群闯进来伤到小蒋。龙金玉看到蒋雨航,不住地说:“是我儿子,是我儿子……”

随后,蒋雨航被迅速送到救助站救治。

 奇迹档案十七——124小时:我从未想过我会死

 救援人员叫道:慢点喝,喝多了会被呛死的,你撑了这么久了,这么死了多不划算啊。卞刚芬听了大笑起来

 18日是被埋124小时的卞刚芬重见天日的第一天。拿掉眼罩后,经过短暂的不适应,她立即就兴奋起来。一会儿咧着嘴笑、一会儿看着孩子泪流满面。随后,她面带得意的笑容,讲述了她被埋在地下124小时的心路历程,她说:我从未想过我会死。

那天,我刚刚到蓥华镇职工俱乐部二楼上班。接班后,突然,房子上下乱晃,我正准备向门外跑,却被门板压住动不得。过了一会,我听到一个男的喊:“有没有人啊!”我发现是同事李青松。我就喊道:救我啊。他说:我也被吧台压住了,动不得。

于是,我俩就开始聊天。我问:你说会有人来救我们吗?他说,肯定会有的。

过一会,外面响起有救护车的声音,而且还不少。接着,就有官兵的声音,我们都很兴奋。他说,看我说得没错吧,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没过多久,外面安静了。我们也有些失望了。

过了好久,我们都睡了,外面又响起了救护车的声音,还能隐约听到救起人的声音。

为让彼此不害怕,我们俩一直在找话题聊天。李青松把他家里有趣的事都讲给我听了。我也给他讲,我老公孩子朋友的事。甚至还讲小时候的事。说累了,我俩就睡,醒了就聊,几乎聊遍了所有认识人的笑话。

有一天,外面有人喊道:里面有没有人啊?我们是来救你们的!我们俩兴奋得用尽全身力气喊:救命啊!有人啊!救我们啊!接着,那个人说:你们要挺住啊,我去找人来救你们啊!

我们都很激动,想着有救了,马上就能出去了。我们就竖起耳朵等着。可外面一直很安静,可能又过了一夜,外面又响起了救人的声音。我们听到“找到了,找到了,还是活的!”可没想到那人接着说:“是两个男的!”这时,我们才知道,他们找到的不是我们。

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救护车和官兵说话的声音,但却没听到像上次那样的问话声。我们都有些急躁了。

李青松说,我好饿啊。我说,我也是,不过更想喝水。李青松说,出去后,我要吃好多东西,要全部都是大鱼大肉的,还要山珍海味的,还要去成都的大馆子里吃。

我听他这样说着,也觉得好笑。我说,我出去只要能喝到一瓶水就很开心了。

又过了很久,我又问他,你觉得我们能出去吗。他说,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外面的声音一直在响,说明他们都没有放弃啊。我说,我怕我出去会是残疾了,腿有些疼啊。他说,要撑着,我把指甲都啃光了。你也啃啊。我趴在门板下,怎么可能咬得到呢?

后来,我们一直在祈祷,希望奇迹发生。果然,生命探测仪发现了我们,听见外面说:好像有人!于是,我们一直喊:有人,有人,救我们!外面的声音很惊奇:有声音,还是一男一女!

李青松的位置比我好,很快就被救出去了。随后,外面的官兵说,你上面还有三层楼,现在天黑,我们不敢乱动,怕再打倒你。只能等天亮后再救你了。

我听了很害怕。于是,我一听到外面没声了就喊,外面的人就说,我们在外面陪你说话。

他们从洞里丢水给我,但我总捡不到。大概丢了八九瓶,我才捡到了一瓶。可是,喝得太急被呛到了。他们又说,慢点喝,喝多了会被呛死的,你撑了这么久了,这么死了多不划算啊。我听了大笑。

天亮后,他们特地在我听得见的地方开了个会。最后决定打一个3米高、2米宽的一个L型通道,将我救出。当我见到刺眼的白光时,他们告诉我,我在里面埋了124小时,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能那么大命。

讲述中,卞刚芬几乎没有停过,她一直都讲得很轻松。当记者说她是有福之人时,她眼泪掉出来了,她说:“福气是救我的人给我的,可我还没看清他们长什么样。”

 奇迹档案十八——125小时:女儿的眼泪让父亲获救

 在疯狂撤退的北川县城,熊枭的热泪深深震撼了现场的抢险工程总指挥。他决心不要性命,也要救出这个小女孩的父亲

 17日,晚上7:30分,在北川县城的废墟中,救援人员成功解救出一名男子。此时,距离地震时间已过去整整125小时,他是北川县社保局的局长熊吉才,42岁。

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身上除了头部有轻微擦痕外,没有任何伤痕。

5月12日2时28分,地震发生时,熊吉才在家午休,那是一栋三层楼房的一楼,楼倒塌后,他被完全埋在里面。

5月16日下午,救援人员发现了他,在搬离了最上层的废墟后,在二楼的楼板下,听到了熊吉才的微弱呼叫,因上层废墟硕大的预制板和混凝土板互相交错,北川的道路时断时续,重型机械不够用,一时营救不出来,救援人员从上面掏了一个小洞,用一根小塑料管插进去,熊吉才在得到了光线和水之后,精神大增,才一直挺到最后获救的一刻。

自发现熊吉才还活着,他的女儿熊枭就一直在自家的废墟前,坐在一个木凳上陪伴着父亲,一整天她的眼睛都在盯着父亲被埋的方向,默默地流着眼泪。

有好几次她都欲攀上废墟去跟父亲说说话,救援人员觉得太危险,不忍心但还是阻止了她。

熊枭是绵阳外国语学校初二的学生,地震当天,知道她家所在的北川县城是此次地震中受灾情况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从这一刻开始,她就一直担心起她的父母,她心急如焚,立即赶到九州体育馆,在被疏散到绵阳的灾民中仔细地寻找着父母。但始终没有结果。

为了确定父母的生死,熊枭在进北川的公路抢通之后,再危险也顾不了了,在绵阳的舅舅的陪同下,于16日上午回到一片残垣断壁的县城。她在找遍了县城所有的街道小巷之后,伤心地回到了自家的废墟前,来回地徘徊。救援人员开始探测她家的废墟,在她身边来来往往,都善意地劝她离开这个危险之地。小熊枭流着眼泪拒绝了,说:“我的爸爸妈妈在这里面。我觉得他们还活着。”在场的救援人员无不动容。

16日下午,奇迹出现了,生命探测仪探出废墟中有活的生命,小熊枭非常紧张,在接下来的试探中,里面一个微弱的声音传出来:我是熊吉才。女儿的泪水哗哗地流下来。爸爸有救了。

但是,因重型工程机械未到,救援人员一时无法施救,所幸成功将水用小塑料管送了进去。熊吉才的情况有所好转。

到了17日下午2点,一个叔叔告诉熊枭,救援工程车正在驶来,不用担心。熊枭的心终于有了着落。

然而到了下午4点,情况急转直下,熊枭听到了一个噩耗:接上级命令,因有重大险情变化,县城的部队和人员紧急全部撤出北川县城。

由于县城背后的几座大山在地震中剧烈滑坡,堵塞了河道,导致形成了悬湖,而山后连日暴雨,水位飞涨,卫星监测,极有可能崩溃,北川也可能会被淹没,政府经慎重评估和考虑,决定立即实施大撤离。

战士们开始组织群众撤出。救援人员也难过地奉命离开了营救熊吉才的现场,看着一拨拨紧急撤离的人群,小熊枭大哭起来。一位佩大校军衔的叔叔来牵她的手准备带离,熊枭痛哭着不肯离去,她抽泣着说:“叔叔,我的爸爸还在里面,他真的活着,呜呜。救救他吧。”

这位叔叔就是在此负责北川抢险工程的总指挥,牛跃光,来自千里驰援汶川灾区的济南军区某部。小女孩的哭求让他深深震撼。他决定大部队继续撤离,亲自带领一个抢救小分队留下来,调来工程车,开始紧张的营救工作,并向总指挥部请求随时通报悬湖情况。

17日晚7时30分,熊吉才成功获救,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之后,小分队撤离了这个灾难深重的小城。

一个小女孩的眼泪,救了她的爸爸。当然,没有牛跃光大校的果决、救援人员的奋不顾身,也就没有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奇迹档案十九——127小时:俄罗斯救援队成功救出被埋老人

 俄罗斯救援队员称,他们不怕危险,哪怕是牺牲自己,也会尽全部的力量来拯救废墟下的生者

 俄罗斯救援队17日晚上9时许,在都江堰管理局第二生活区10号宿舍楼下,成功将被埋127小时的徐荣星解救出来,这是外国救援队第一次救出生者。

都江堰管理局第二生活区10号楼,俄罗斯救援队的营地就设在楼前的一块空地上。充气帐篷、两根高大的卫星跳线、卫星电话,以及他们自己带来的大型作业车辆,俄罗斯救援队的装备令人刮目相看。

而最让人眼睛一亮的是躺在草地上睡觉的两条搜救犬。俄罗斯救援队开始搜救时,就是这两条搜救犬一前一后进去,不一会就大叫,搜救队员用仪器锁定位置后,不到一个小时就将徐荣星解救了出来,毫发无伤。

今年64岁的徐荣星是都江堰管理局的退休职工。在华西医院,她回忆,被埋的127个小时里,她一直告诉自己,“死之前一定要喝一口水”,凭着坚强的意志,她终于得救了。

18日16时10分,俄罗斯救援队接到指挥部的指令赶到都江堰财政局宿舍。记者跟随救援队进入现场,里面是一幢摇摇欲坠的楼。了解宿舍楼的位置、结构后,所有工作人员撤了出来,搜救开始。16时35分,搜救犬被放入宿舍楼;16时40分,突然传来一连串搜救犬的叫声,10秒后停止;外交部工作人员介绍,狗叫证明它嗅到了人的味道,但10秒后停止,是证明这个人可能已经死亡;16时52分,一条白色的宠物犬被救了出来;16时58分和17时22分,又救出了两条宠物狗;17时25分,搜救犬出来了;外交部工作人员遗憾地说,大楼里面确认有人,但已经死亡。

回到营地,俄罗斯救援队员通过翻译称,他们不怕危险,哪怕是牺牲自己,也会尽全部的力量来拯救废墟下的生者。

外交部工作人员介绍,前晚,就在救出徐荣星的同时,他们在宿舍楼下还发现了另一个人,叫岳大启,今年60多岁,也是都江堰管理局的退休职工;但救援直到18日上午10时左右才结束,最后救援出来的岳大启已经死亡。

 奇迹档案二十——129小时:一个永远的遗憾

 张小平没有成功生还,但是在营救过程中,他本人和救援人员体现出来的那种渴望生命永不言弃的精神,仍然给生者以信心和勇气

 17日,都江堰46岁市民张小平在地震后近129小时,被消防官兵营救,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张小平脉搏微弱,终因心脏衰竭不幸去世。

15、16、17日,三天两夜,重庆消防队官兵们不眠不休,尽一切力量、想尽办法营救张小平。四楼岌岌可危的煤气罐,半悬在空中的遮雨棚,被一根铁丝挂住的半面阳台墙。张小平所住的都江堰市灌口镇紫东社区五金公司家属楼,在震后已是破败不堪,原本六层的房屋也变成了五层半。张小平就被压在这栋楼的一楼下,双脚牢牢卡在了两块掉落的天花板之间。

听现场的人讲,张小平本来已经逃出来了,后来为了救妻子又跑了进去,结果被轰然倒塌的大楼埋在下面。张小平的妻子不幸遇难,他一直躺在妻子的尸体上一百多个小时。由于气温较高,妻子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散发出刺鼻的味道。

由于张小平和两块天花板正好组成了一个“三角形”,加上整栋楼在震后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在伴随着阵阵不断的余震,救援工作难度很大。从地震发生后,第一拨救援队伍无功而返,第二支队伍束手无策,第三支、第四支……直到5月15日早第八支救援队伍——重庆消防队到达紫东社区,张小平终于从危楼中回到了地面。

重庆消防队5月15日到达紫东社区后,总队长王沁林就对自己的兵下了“死”命令,“不抛弃不放弃,我们一定要救出伤员!”经过和其他官兵经过反复论证,重庆消防队最后制定了三个营救方案。

然而,用机械挖掘、从楼后救援以及利用支撑点营救三套方案均告失败,眼见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伤者的安全也随着一点一滴地消逝,王沁林和其他官兵们心急如焚。最后,王沁林和张小平都无奈地选择了截肢。于是有了开头那一幕艰难的场面。

张小平没有成功生还,这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但是他本人和救援人员在营救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渴望生命永不言弃的精神,仍然给生者以信心和勇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