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农民家的鱼库)
我有一个愿望,希望见识一下德国农民的生活。过去,我们参加过德国人举办的一个家庭聚会,我见过一位从乡村来的人,但我无法把他的身份和农民连在一起。
德国柏林一带,盛产一种扁鱼,其长相与中国的扁鱼类似,也许因为是洋鱼,它们长得又肥又大,达到三五斤的份量,用于清蒸,十余分钟就差不多熟了,可见它的肉质鲜嫩。但德国人不喜欢吃这类鱼,让中国人捡了大便宜。中国人购买时,每公斤只需0.5个欧,但一般先要预约,德国人必须提前给中国人打捞。
另外还有大闸蟹,只是蟹壳比中国生长的稍软一些。据说是中国留学生当宠物带过来的,可让德国人的水塘泛滥成灾了。德国把它们打捞上岸,甚至会剁碎喂鱼的。每次中国人购买,他们只会象征性的收点钱,便宜得让中国人心发慌。
(鲜嫩的大闸蟹)
我们冲这两点便宜去找德国农民了。
走在德国的乡间小路上,也多了几分亲切感,这是我理想中的乡间小路一样。你看,小路两边是水泥铺就的路面,路中间却蓄着长长的一道青滕野草,是乎向路人昭示,你驱车进入了乡村小路。许多空地,盖着地毯似的植被,茂盛的草丛中,开着星星点点红的紫的蓝的黄的墅花,这好似大自然的写意。
久违了,我的幼年就是面对这样的乡村屋后草地一般。眼前小村不大,但有一架风车盘踞在村子的半空,我多处见过这类风车,是不是用于村中发电,就不得而知了,却使我把它看成了乡村的标志。
我们把车泊在村后草地上,倒车雷达也不知自己碰到了什么,呜呜地警示不己。顺着一个告示牌拐弯而行,便走到了一户人家用短木桩交叉编排的栅栏旁,院门也是象征性的。入院内,便看见了一颗高大苹果树,我想这户人家不曾对它修剪过。苹果挂满枝头,闪着红光,让人联想起日照充足的村枯模样。苹果树旁还有青涩梨树,梨树旁散漫地长着几颗桃树。我暗自猜度,这些树的作用,主人不是让它们结果的,而是为了让它们开花的。
(被圈养的大狼狗)
果树旁一个用铁丝编织的笼子,圈着一头凶狠的大狼狗。有个警示牌,小心狗会伤人。一只麻猫从狗笼子旁经过时,狗愤怒而无奈狂吠,使人忍不住发笑的是,那只猫好像故意要气狼狗的,不紧不慢打它身边经过,悠闲得像个绅士,看也不看它一眼。我和狼狗双眼对视,它却友善地对着我摇起了尾巴。我不了解狗的心思,也许它认为我是远道而来的,便注意到了外交礼节吧;或者我是来购鱼的,给他们家带来财运,便以礼相待。
有一群鸡呆在一棵很有年头的老树下,老树后就是一座气派的三层楼房了,楼房大门五级台阶,大门紧闭,并不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好奇地打开。
院子里的农家气息尽显出来了。
农民家的院子很大,他们面塘而居。
院内塘边,晒满了网衣,五个并排的树桩上晒着5具橡皮渔衣,一家五人可以同时劳作。我发现院子里大小船不下于5艘,塘边还有一大一小两艘,可见他们工具齐全,作业面积大。
院子的东南边,有个水闸,哗哗地放着。我看水绿成了汁液,心想这水也是污染了的。闸的下口处,宽敞起来,成一个葫芦形状,塘里长满了芦苇和蒲草,棒棒的蒲草花比我们老家湖地里大一倍,果真是洋货,大不待言了。院子的西边,是一个很大的库房,门虚掩着,里面多是渔具和车辆。库房北还有一间独立的小房子,我始终猜不出用做何事,只好武断地用中国思维判断它,这是一间厨房了,中国乡村的房子,厨房与正房都是分开的。库房的东边,一条小路直通塘边,有两只红绿的塑料蓄水池,紧贴操作间而放。我们进院后,在这个操作间找到了这户人家的主人。
(绿得发亮的水塘)
主人和大部分外国人一样,都是身材高大之人。他看上去年龄不下于五十岁了,秃顶,额纹密布,面无表情的脸庞上多少给人一种木纳之感。一身装束似中国农民日晒雨淋中那种服饰,显得陈旧和污迹斑斑。对不起,我终于从中德两国农民身上找到了一些共同之处,如果不是细看,他的那双蓝色双眼,我甚至以为他的扮相与中国农民相差无几哩,对他顿生好感。只是,我查看了四周,知道德国农民的财富和中国农民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不免使人沮丧。得知我们的来意,他说我们事先没有联系,所存扁鱼不多,倒是大闸蟹蓄养不少的。将操作间的塑料兜套到身上,拿着一个网兜,在操作间捞了八条扁鱼,这些鱼个子太大,使我感到它们扁得变了形状。他一条条地放进塑料盆里,用木棒将鱼敲死。外国人绝对不肯活活杀鱼的,这样据说是不兽道的行为,所以他将鱼卖出去时,必须把它们杀死,我把这种行为称作“残忍有限论”。称完了鱼后,又去蓄水池捞了大闸蟹,这些大闸蟹想必使外国人为难得很,他们不能事先杀死,中国人认为蟹一死细菌就进入蟹内,不能食用。我想外国人也有外国人的逻辑,他们称是由留学生带来的,现交给你们中国人自己处理好了,活蒸活煮也好,罪恶感由你们自己承担。
德国农民和我们成交后,就让我们在操作间剖鱼,他自个儿去忙碌了。一会下塘,一会进库房,一会又开船在河里巡视。我在村里转悠了一下,发现村里人极少,想找找他们的出去,是不是在田边地头忙碌呢?村子被树林包得严严实实的,村子的四周又被草地围了一圈。我有点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感。
返回时,我们从乡间小路转到联邦路时,我特别回望了德国乡村一眼,安宁、祥和,不被打扰的生活怕也不过如此吧。
(德国农家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