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散记之廪君之后,崇拜白虎的民族(4)

(2006-10-05 19:15:13)
分类: 路过人间

 

4.廪君的后代,崇拜白虎的民族

湘西散记之廪君之后,崇拜白虎的民族(4)

多年以前,我曾拜读过一位尊敬的土家族长者的长篇小说《最后一只白虎》。我还记得那只白虎被捕获逃脱的惊险历程,写信询问过那这只白虎竟有如此能耐,从城市轻而易举逃回山林,却不了解这只白虎的深刻含义。据说在湘西这块土地上,土家族有五百八十万之众。如此看来,在中华民族中,它亦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土家人自称 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据史学家考证,他们是巴人的后裔。听说通过三峡悬棺中巴先人的基因检测,与湖北长阳一带的居民进行DNA鉴定十分接近。

土家族群自称“本地人”,是不是为了与外来族群有所区别,我们如今不得而知,但有意思的是,我们不得不追寻历史。

从历史上作为看来,土家族群别具风采的。关于巴人起源,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世本》(也有人认为此书属于伪托之作),巴人五姓共同推举自己的君王,即为“廪君”。 在《世本·氏姓篇》中又说:“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巫诞是何许人也?据《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 一部分人西流,依附巫臷(国名),为他行盐经商, 从而被称为了巫诞

围绕廪君传说很多,较为著名的是,盐水神女爱上了廪君,廪君不从,盐水神女化着飞虫与他夜宿。当飞虫去时,搅得日月不明,天地间晦暗,廪君射杀了盐水神女。廪君死后,化着白虎,以后土家人以活人之血祭祀白虎,白虎便成为土家族的图腾。

土家族的古老,可以从它保留着的原始舞蹈“茅谷斯”中可窥豹一斑。舞蹈开场,土家族青年胯系遮羞布,头扎稻草,身着草衣草裙,握着草扎木棒,像来自远古的先民那般。围一堆篝火旁,在锣鼓声中。土家族老者起势,今年年成是多么的好,来吧,大伙儿一起跳起来呀。随着一声喊,树林深处,涌出一群人,一并跳了起来。这是一种古朴粗犷的舞蹈,再现一年劳动的情景。舞蹈的动作始终是双膝微屈,臀部下沉,摇头耸肩有节奏而行。草棒挥舞变幻,模仿引烧山火,砍伐草木,挥臂播种,展示刀耕火种的原始耕种情形。

湘西散记之廪君之后,崇拜白虎的民族(4)

         这个被称为“虎人”的民族,在湘西这块土地上留下许多浓墨重彩的故事。

唐末年间,五易其主的湖南长沙建立的马楚王朝,因为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统治者无法让人民休养生息,还要残酷地压榨辖地,激起了这块土地上的起义。后晋天福四年(939) “蛮酋”溪州刺史彭士愁的率领下揭竿而起。

翌年,起义军兵劣归降时,马楚王朝亦处在四面楚歌境地中。这样促成了 “盟约之柱”历史事件。

第三代楚王马希范效法前人以五千斤铜铸柱立于溪州古城(今芙蓉镇),上镌双方盟约。“……王日:‘古者叛而伐之,服而柔之,不夺其财,不贪其土。前王典故,后代著龟。吾伐叛怀柔,敢无师古;夺财贪地,实所不为。’乃依前奏,授彭士愁溪州刺史,就加检校太保。诸子将吏,咸复职员;锡赉有差,俾安其土。仍颁廪粟,大赈贫民。乃迁州城,下于平岸。溪之将佐,衔恩向化,请立柱以誓焉……”

这次起义,十分重大。它使几个朝代的统治者,在今后近八百年间,遵循着“蛮不出峒,汉不入境”国中之国的游戏规则,这一规则到民国年间,似乎还有某种约束力,进人湘西,居然要办类似的签证,逾期不归,视为犯罪,即可逮捕。

我曾惊讶于缅甸一个山地民族能征善战,却不知湘西地域内的民族同具豪侠血性。这块土地有着太多关于征战的传说,它的封闭,又恰到好处地使一腔热血没有因为文明的进化而被稀释掉,造就了一代代的英雄豪杰。

有史可查的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元1555年),永顺土司彭翼南奉命抗倭,这位年仅十八岁的第二十四代土司王,率万余土著兵士开奔赴江浙沿海,歼敌两千余人,被朝廷称 “自有倭患来,此第一功”。明王朝所立“子孙永享”牌坊。

近代的中法战争中,湘西土兵镇守台湾淡水,赢得自鸦片战争后在本土作战的第一场重大胜利淡水大捷

清末重臣曾国藩,在清咸丰年间,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湘军中,虎威营在就是湘西子弟组建,转战十余省,经历百余大战没有败迹,被曾国藩命名为虎威常胜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