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北有冯氏
湖北有冯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70
  • 关注人气:3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裸泳山村河(2)

(2006-05-14 20:38:21)
分类: 如实写作

裸泳山村河(2)乡风息息,远远望去,乡村空旷,天也宽广,云亦在深蓝间显得犹如棉花丝似白净。城市住久了,却有一种习惯性的逼仄。天地突然在乡间打开,眼睛一时真不习惯,我只好半睁着眼,慢慢地放眼望这天地间,幼年时的情景便浮了上来。

可怜的奔驰夸张似地走在这乡村小径上,时不时发出牛似地喘息。有两处,居然要它把车耳朵(倒视镜)贴上车背才可以行走,这真是考驾照的开法。小径曲折前行,我发现遗留有粗大的树桩,还流着树的液体,那是树的血呀,见这粗桩,怕有十几年的树年了。长来不易砍却瞬时之间,怕是前不久动的刀子。我见过俄罗斯的平原,也见过德国的山地,经过窄长的意大利,他们对自己家园的一草一木则是呵护倍至的。我们这个森林匮乏国度,我的眼前常见却是这些砍伐的树桩。

裸泳山村河(2)

来到一个小小的山坡上,我们便泊了车。有个乡间的野味小酒馆。回故乡的朋友便介绍说:“我们这一带已经难得有野味,充其量有几只野猪,估计它们已经没有了藏身之处。”他如是说,那幼年岁月野兔们往往会钻到农家过夜的,有些母兔会在农家生一窝小兔崽子,没有人去遭惹它们更不用说吃它们。从前人太纯朴,现在人又太进步。有朋友提议,我们不食野味吧。马上有人反对,叫入乡随俗吧。跑到厨间一看,有些血淋淋的肉躺在盆内,据说是野猪。我们便信了,就来点野猪肉吧。但鸡蛋绝对是土鸡蛋,蔬菜绝对是土菜,这些绝不会从城市里倒卖过来。就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我们便可以放开大嚼吧。

趁炒菜的空档,带着从县城过来陪我们的朋友,在这山坡间转悠。嗅有浓浓的茶香飘来。从几间平房走进,才了解是一个破败的茶场。一个挤压的电动设备震耳的响着,原来是把青叶茶压扁水份挤干。从前我在浙江见的,好像不是这种制作方法,是用锅炒作的。茶厂主人并不知我来历,但也有些司空见惯的意思,忙把我领到一边观看,原来炒锅在另一间。依然让我遗憾,这炒锅是由电生温的。

见上几个小女孩,裸泳山村河(2)怕不会超过十三岁吧。两人一辆自行车,缓缓地推向平房。我看看她们吊在车把上的小篓儿。好奇地问话。她们答。采茶的。我看看这些孩子的篓儿里,没有多少青叶。细问她们一天可以采上多少。最多四斤青茶,一斤可卖四块钱。但这个半天几个孩子采了四两不到,一个小些的孩子采摘了近三两,赚得一元二角钱。看来茶农贫寒,制茶老板也难以富足。

酒菜上桌前,我先品了下茶厂的茶,味道清香纯正,但这茶却无法远走高飞。

从前去云南和广西旅游,亦参观过茶场,讲解员会讲些什么清明茶谷雨茶,最有卖点的姑娘茶,经过姑娘的巧手采下的,遗有异香,据说嫂子们不可以采摘头道茶之类。南方人对自己的产品有一套完整的包装,可是这里制作简陋,没有半点包装意识。一股淡淡的忧郁爬上心头来,挥之不去。

裸泳山村河(2)

回到酒店等菜上桌。有一幅县级地图贴于餐间,我们便找停留的地点,密密麻麻处还是我们回故乡的弟兄熟悉,他用手一点就准。也难怪,这是他的故乡。我问离他家还有多远,他把领到马路旁,挥手指指远山处有块隐约的山峦。“要绕过两个山头,应该是的了。”

我问:“有何感想。”他说:“回老家这创意很好,我开心极了。”

“是不是有些衣锦还乡之意。”“也许有,但不明显。”

当菜热腾腾上来后,我们才发现自己着实地饿了。就着乡间酿造的散装白酒,我们便来了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什么野猪家猪就不要分辨了。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一把将上衣扒了下来,于是弟兄们纷纷效仿。从县城来陪我们的朋友,他是回故乡的师范同学,因为接待我们,弄得西装逼挺。见我们如此粗野,哈哈大笑,还了本相。回故乡的弟兄,看看左看看右,叫了一声:“此时不脱待何时。”

裸泳山村河(2)

那个随行的儿子,便抓拍了张我们貌似狂野其实是放纵乡间不再拘谨的镜头。

就这顿,这群雄性动物,喝掉了5斤白酒,两箱啤酒。互相看看,这酒不知装进谁的肚皮里了,于是摇晃着继续返乡之路。

 

裸泳山村河(2)

 

可惨了,那个可怜的奔驰。山林间的路迹多少是模糊的,它走的吱吱呀呀。两旁的树枝荆棘从它车身上刷过。走了会儿,三辆车走得实在累了,趴在山坡上不肯动弹。我们便开始在山林间穿行。远近散落有几个村落,看似不远的距离,真正要把这三个山村走上一遍,怕这半天光景早也够不着的。好不容易找了路人,那人背只灭虫的药桶,我们便递上一只烟,寻问这山村叫什么名儿。于是,我们发现,寻故乡的弟兄,把出生山村的名儿搞丢失了。恰巧我们遇到了乡村教师,只听那人介绍说,这三个远远的村子,叫什么上周、中周、下周,这村名就有些古。好像都是周姓人家。其父早年流落至此,只是一户小姓人家。如果有杂姓住的,怕是上周吧。

裸泳山村河(2)

我今天的酒量早已超出了平时的几倍,居然一点不醉,在这山林间摇摇晃晃地走,便胡乱拍些山林光景。他们见我如此乱拍,问之何故,我振振有词告之:“我们弟兄丢失了故乡,我怕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只好用相机做做记忆吧。”

丢了故乡的弟兄,嘴里念念有词的,张开记忆之门极力地分辩着,这块山田还在,这山村雏形还在,只是那村头弯曲的小河没有啦。我们又在山林间转了几道弯,丢失故乡的弟兄大叫一声:“还是我们先前到的林子。”

我们穿来穿去,又穿了回来。这面坡长满了松林,松树被山民挖了山角形的割口。割口下吊着一只塑料袋儿,远远望去,树的腰间像缠绕了一只腰袋。那些袋中,白色状块已经凝固。拿出来一闻,有些松香味儿,便打火,轻易可燃,这就是松香了。裸泳山村河(2)

就这样,我们进了山村。这村子有些楼房,恐是近年修建的。但大多数没有什么变化,房屋低矮,用砖坯搭建着。山村不规则显得七零八落。我们丢失故乡的弟兄,遇一个上年纪的人,便要问上一问。端坐于门前老妪准确地叫出了他父亲的名儿。于是,幸福的喜悦很快洋溢在他的脸上,这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快乐,我们也被感染了。他与老人亲切地回忆着。山村人好奇,围观过来。老妪见些上年纪的人便说,这是某人的儿子回来了。哦哦,这肯定是变大了的,无法认得出,山里人如是说。找回故乡的弟兄慌忙让儿子去山村小卖店买些食品和香烟,分发给乡亲们。山村里像节日一样地沸腾了。

我们那河上的桥已经冲垮了多年,是不是带个话给政府?有河么?正是我们一直寻找的记忆。

裸泳山村河(2)

我们便去找山村的那条小河。村头有片草场,类似我幼年村头的草地,很亲切。有水牛牧于其中,真想攀上牛背做个放牛郎,拿不准牛的习性,不敢轻易造次。走过草地,小河清亮从北向南静静地淌着。几名村童泥鳅般玩于河间,这场景实在太熟悉啦。若干年前,这群少年中经常会出现我的身影。我忙抓拍他们玩水情景,一阵惊呼,少年羞涩地转过身去。

裸泳山村河(2)

这样的场景实在是绣人了,我们的少年心性被调动到了极致。没有号召,便不约而同地脱光衣服,让我们光溜溜地野一回吧。

裸泳山村河(2)

在河水里游淌着,我突然感到自己来到这里,竟然如此放开,难道我们一直被什么所心甘情愿束缚着。

裸泳山村河(2)

返回时,我们带奔驰车的弟兄,大大地抱怨开了。因为树枝和荆棘把他的车身划得很厉害。他说,这么一个来回,怕没了一万块。

我们都没有听到,大声说些其他的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此人没有死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