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人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2005-12-25 19:07:15)
分类: 狐狸狐途

   

   台湾有个朋友,突然在某日发个伊妹儿来。祝你情人节快乐。

       情人节,应该在年初,怎么在年中也可以冒出一个来,不禁使我惊讶一下,又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中。初以为是他恶搞,或者是他在逗我开心。

*(在职场呆太久了,往往推断论证都怀有恶意,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往坏处想;把与自己相关的人,往恶处想;把自己包得紧紧的,生怕受伤却总会受伤。)

       于是,我对这个情人节问候不予理会了。过了几天,那留在信箱的伊妹儿还在,动手删除时,又不得不牵动我的联想。

*(本人没有什么把柄被人抓到的,干吗要单独为偶设个情人节。查查工作笔记,查查我的记忆库,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抓把柄的记录呀。罢了。)

查查这个日子,到底掩饰了什么意味。先公历,好像无迹可寻,再农历。呀,七月初七。

       我的记忆之门瞬间洞开。

 

       *(记忆深处的往往显得珍贵,因为太珍贵了,才会藏得最深,藏得最深了,往往会遗忘。不是吗?人往往在现实阶段,猛抓强留的东西,事后一想值得么?不值一谈,但我们都忍不住呀。)

 

       七巧节,是我的故乡里姑娘们热衷的节日。每逢这日,她们会聚会一块儿,特别会换上一套干净的衣服,手里拿着一个“绷针织”(绣花用的),聚会一块,兴奋地谈些悄悄话。有些条件尚好的姑娘,会相邀一起去赶集市,显示她们的一种节日权利的存在。

那时的乡下,七巧节是姑娘们用这种方式度过的。

到了晚间,姑娘的对象会来给姑娘家的亲属送茶点。这就像是约会姑娘支付的门票,然后就带姑娘去赶街、看电影、钻进稻草窝棚里做些只有俩人做的事情。

       我当时年幼,是难以涉及姑娘们的圈子中。但她们在这日子里的特有的笑声,鲜活的面容给我留下了记忆。

 

       七巧节的来历,应该是祖母告诉我的。

       我先问喜欢讲故事的祖父,他不屑一顾的说了句,什么玩艺儿都要知道么?再就不答理了。我还是按捺不住去问祖母,祖母对这个话题有了别样的兴致。她把我领到村后,看看这棵树,瞧瞧那棵树,启发问我说:“看到什么没?”我说,“什么也没有见到。”

       祖母说,这就对了呀。

她慢慢地说,这些鸟儿们,它们去做好事情去了。我惊讶鸟们今天会集体做好事情,这必定是天下最难的好事。

祖母说,不止是这天,它们要飞到天上去,做完好事后,再飞回来,要许多个日子。

她甚至以她深藏不露的零食和我打赌,如果找到了鸟儿,她输上几块饴糖。

      

       七巧节的来源,和牛郎和织女有关。七姐是姑娘们心中最巧手的人,是绣女们的偶像。但偶像也是不幸的。偶像的爱情演绎得让她们悲悲惨惨切切、如泣如诉的。

王母,这个天下母亲的代表人物,可敬可畏则不可亲,嫌贫爱富,硬生生地拆散了那对完美的恋人。

王母的权威和力量又是不容置辩的,这个母性的权威,她随手从脑后拿出一个簪子来,就划成了一条天河,硬生生地把这对生死恋人分开,永远地遥遥相对。

       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但人的情爱是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我们的牛郎和织女的爱情被鸟们看在眼里,铭记在心中。也许是鸟王被感动了,它昭告天下鸟巢,行动起来;也许是一只幼鸟被感动,它写了篇“快快行动起来,抢救人类爱情”的文章。尽管人类把鸟们玩弄于股掌之上,但人类的爱到损坏,鸟们同样会抛弃前嫌去拯救。

       于是庞大鸟的军团集合,它们试图在天河上架起一座鸟桥。尽管鸟国倾尽全力,但天河实在太宽,它们没有办法建成这座鸟桥。

       越是困难越是激发鸟们的无穷斗志。鸟国君王命令,举国上下,停止一切活动,前赴后继,必须在天河之间搭成一座鸟桥来。

 

       我和祖母的对话如下:

       我看到了麻雀。除了麻雀外,其它的鸟一概未遇。

幼年时,祖母的饴糖着实吸引我。我便在七巧节的前后努力观察了几年,终于发现了一些麻雀没有覆鸟国之命。

祖母不屑地问:你说那些屋檐下的玩艺儿,它们这些懒麻雀短翅膀,根本就不配称着鸟。

那……它们是什么呢?

是一种有短翅的懒货。

怎么判断鸟们去搭过雀鹊会呢?

你看看它们的头顶上,羽毛翻白,那是牛郎和织女脚踏的痕迹。

我等鸟们回归后,仔细地盯看了它们,发现它们的羽毛上的确留有痕迹。

真的怪异。

 

当外国的情人节大行其道时,我们竟然不知这个情人节有什么美妙的传说和故事,便一昧地推崇。

可是,我们浪漫的老祖宗,早就给我们预备了一个情人节,我们却理所当然地遗忘了。偶尔有人记忆起,我们一下地多么不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