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27日:高考语文临介备考的自觉意识(一)
(2012-05-27 20:52:09)
标签:
高考语文备考自觉意识 |
分类: 教育 |
高考语文临界备考的
自觉意识㈠
一、课标高考稳步推进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类型态势:
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
课标高考语文试题在继承传统高考语文试题合理传统的基础上,有两个方面的明确发展:一、阅读文本和题目,人文内涵更丰厚;二、写作题目更平实,鼓励自主更明确。
这两方面的变化,对语文教学和语文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教师和考生的更高要求,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一、阅读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充实自己的人文内涵积淀;二、写作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感悟生活的水平。
二、语文备考的主要任务
1.明确答题意识和思路;2.激发、调动人文积淀。
自觉意识:遵从学科规律,依据高考实际,提高备考效率,优化备考效果。目的高度明确,思路特别清晰,答题正确快速,充分展示能力。
试卷中,除选择题目之外,都包含“阅读”“写作”两项因素,兼顾考查两种语文能力,都需要运用两类思维方式;因此,都具有双重的训练价值。
高考语文备考的要义
语文学习: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喻:打造刀剑]
语文备考:明确规律、强化意识[喻:磨砺锋刃]
语文考试:快速正确、获取高分[喻:使用刀剑]
三、高考语文备考的要义(上:读·精·聚焦)
据题精答:“精答”,不是精细的答,而是精明的答。“精明”的答,就是该读的读,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坚决摒弃。“精明”的答,不靠死记教条,要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明确题目指向。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弃置不理。重要信息是题目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假象。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题目的根本目的。
落实“自觉意识”三要点:一、坚持动态比较,不死记术语教条;二、关注句号,句读,聚焦重要信息;三、进一步思维,加工转化重要信息。
㈠近义词语:①聚焦近义词语的相异语素,比较差异;②聚焦横线近处词语,明确判断的依据。
㈡成语使用:①调动知识积累,明确成语意义和感情色彩;②就语境意义和感情色彩聚焦明确判断依据。
㈢辨析病句:①跳过或合并阻隔内容,默读语句;②在连贯默读中,聚焦明确语病点。
㈣语言连贯:①聚焦语句中关键、相关、关联性词语;②依据重要信息寻求突破点,组合排序。
㈤压缩语段:①按照题目总体要求,比较筛选重要语句;②按照题目具体要求,再次筛选连缀回答。
㈥变换句式(长句改短句):①按照题目总体要求,逐层分割两类信息;②依照两类信息,分别组合总句和分句。
㈦仿用句式:①依据例句的逻辑关系和修辞效果;②选择熟悉的话题,落实例句的相关要点。
㈧图文转换:①将图表中相关内容转化成文字内容;②对文字内容做筛选、压缩和连缀、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