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01日:201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解析㈠
(2011-10-01 19:03:44)
标签:
2011高考语文北京 |
分类: 教育 |
2011年北京市高考
语文试题解析㈠
导
语文考查的内容无非两项:“阅读”和“写作”;
要求的语文能力无非两种:“吸纳”和“释放”;
体现的思维方式无非两类:“归纳”和“演绎”。
试卷中,除选择题目之外,都包含“阅读”“写作”两项因素,兼顾考查两种语文能力,都需要运用两类思维方式;因此,都具有双重的训练价值。
读,基本上要突出一个“精”字,“精”才能准确吸纳判断;
写,基本上要体现一个“放”字,“放”才能充分展示特长。
新课改高考语文试题在继承传统高考语文试题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着两个方面的明确发展:
一、阅读文本和题目,人文内涵更丰厚;
二、写作题目更平实,鼓励自主更明确。
这两方面的变化,对语文教学和语文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教师和考生的更高要求,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阅读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充实自己的人文内涵积淀;
二、写作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感悟生活的水平。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用语文的方式,优化备考效果。什么是“语文方式”?十二个字,三个词语:感悟生活、关注语言、锤炼思维(生活、语言、思维)。
读 · 精 · 聚焦 · 据题精答
我们说的“精读”,不是“精细”的读,而是“精明”的读。惟有“精明”,才能保证答题准确而快速。
所谓“精明”的读,最简单的解释是——该读的读,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
要做到“精明”,不能死记教条,要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明确题目指向。任何考场行为都要目的明确。
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题目的根本目的。
重要信息,大致包括概括性信息、关键性信息、照应性信息、关联性信息等;次要信息,大致包括专业性信息、情感性信息、描述性信息、附着性信息等。重要信息是考查的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的假象。
高考试题所采用的材料,本质特征都是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交织组合的。
解题的根本目的就是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分离,“聚焦”于重要信息。
落实三点:
一、遵循“动态·比较”的思辨原则,高考是能力考试,不要死背术语教条;
二、关注句号,改“字读”为“句读”,逐层剔除次要信息,锁定重要信息;
三、锁定重要信息,往往不是思维的结束,还要进一步思维,加工重要信息。
第一部分(27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目配备]
1.汉字(字形字音);2.词语(成语熟语);3.句子(病句辨析);
4.文学常识(作家作品);5.句群(语言连贯)。
[汉字字形、字音要点]
①重点为形声字,多音字,形近、音近字及其他习惯性易错字;
②备考中进一步检查积累,圈定重点范围,解决个性化的问题;
③考场上要避难就易,快速确定关键点,筛出最有把握的选项。
[2011年北京卷·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活性炭
B.谐奏曲
C.威慑力
D.笑咪咪
[解析]参考答案:A(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B.协奏曲、怙恶不悛(quān),C.瑕不掩瑜、唾(tuò)手可得,C.笑眯眯、荒谬(miù)
[成语熟语要点]
①考查重点为成语,大多是常用成语,少有过于浅白或艰偏的;
②备考中要检查知识积累,纠正望文生义、偏解语素等易错点;
③备考中要强化聚焦比较意识,错误点有对象、性质、色彩等;
④考场上可避难就易,聚焦关键点,快速筛出最有把握的选项。
[2011年北京卷·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解析]参考答案:A(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聚焦词语:触犯法律的行为。判断:使用正确)
B.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指意外碰见。聚焦词语:春雨。判断:使用不正确。应改为:不期而降)
C.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聚焦词语:极目远眺。判断:使用不正确。应改为:江流不息)
D.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胜。聚焦词语:激战。判断:使用不正确。应改为:摧城拔寨)
[辨析病句要点]
①考查重点是感知语病,而不是病句类型辨别和修改语病;
②认识“所有的病句问题,归根结底是用词不当的问题”;
③备考中要坚持默读语句,在感性认知基础上做理性判断;
④考试中,首先要默读语句,聚焦于疑窦点,认定语病点。
[2011年北京卷·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解析]参考答案:B(没有语病)
A.错误点: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改正: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或:主要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
C.错误点: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改正: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被发现而得名)
D.错误点:可改善营养缺乏;改正:可改善营养缺乏造成的皮肤不良状态)
[文学常识要点]
①“文学常识”的考查重点是一般性常识,并非偏僻的专业知识;
②“文学常识”考查的内容,绝大部分是语文学习中多次见到的;
③备考复习中要相信平时学习积累,无需做过于细密的死记硬背;
④考试中,要体会每个选项的关键点,避难就易,突破一点判断。
[2011北京卷·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了与楚汉相争时的项羽有关的事。
B.“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这幅对联所写的内容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关。
C.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所创作的90多部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堪称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
[解析]参考答案:C(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现实批判主义文学家)
[思辨]B(这副对联)
[语言连贯要点]
①考查重点是语句的衔接,可能采用不同题型,不要受题型变化干扰;
②语言连贯的原则: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语句间的衔接和呼应;
③备考中要坚持认知语言为主,方法为辅,不宜用方法代替认知语言;
④考试中要关注句号,聚焦重要信息及重要信息间的关系,快速判断。
[2011北京卷·5]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A.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B.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C.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D.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解析]参考答案:D(①承上句“纳西古城”,②后接“上面”——城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