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08日:2009年广东卷考场例文(三)
(2009-09-08 16:35:35)
标签:
课间休息 |
分类: 2009考场例文 |
2009年广东“新课改”卷考场例文
常识
你,是一株摇曳在萧瑟中的野菊。你在官府的门口被小吏挡住了。拜见上司要带上礼物,这是常识!然而你却愤然将官袍脱下,扬长而去。世俗的常识如何可以羁绊你的步伐?五斗米又怎能让你折腰?你抛下了世俗之见,回到了你自由的园地。“种豆南山下,采菊东篱旁”。高唱着“田园将芜,胡不归?”打破那物欲横流中为加官进爵而阿谀奉承的常识,还原那个清静脱俗的自我。开垦那荒芜多时的自由家园。陶潜,是你勇于打破常识,坚守自我,在秋风中暗吐芬芳。
你,是一株在污泥之上的清莲。你狂傲,“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你深得玄宗青睐,原本可以一展拳脚,报效国家。但你偏偏执意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明知杨贵妃、高力士权倾朝野,不可触犯,但你却决心打破这个常识,打破这个禁忌,让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当长安城的灯红酒绿只能作你被赐金放还的背影,你仍旧是大笑着。在这个人人都把侍奉权贵当作常识的时代,是你用行动把一切世俗的常识抛诸脑后。“青崖放白鹿,散发弄扁舟”,李白,是你勇于打破常识,在污泥中保持你灵魂的洁白。
而你,是一株傲然挺立的翠竹。亡国的臣子早都在敌军利诱威胁下投降了。而你却对敌方的各种手段都报以轻蔑的微笑。大宋国运已去,良禽择木而栖,这是常识,你都知道,奈何那一腔忠义的热血却让你沸腾不已。“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你高唱着正气之歌,决定以身殉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是你勇于打破常识,坚守着忠义,历尽四时,绝不变节。
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自我,抛弃一切常识的束缚,做真正的自己!
注:此卷很多中学老师都判为一类卷,觉得很有文采。然而此卷乃阅卷专家组全力打压的样卷,文章中的感情被认定为虚情假意,属于感情虚假的典型文章。
作者开头写了三个的排比句,却与题目的核心“常识”毫无关系,表面看起来很有文采,其实是在堆砌语言,卖弄辞藻,显示出一种浮夸的文风。
文章主体部分选取了三个古人的实例:陶渊明、李白、文天祥,而这三个历史人物实例,历年高考都被许多考生翻来覆去使用,属于典型的万能材料。只要考生稍微转化,跟写作题目就可以挂上构,属于套作的写法。特别是文章的第二段,内容属于抄袭优秀作文文段,行文中套写进有关“常识”的文句,似乎很扣话题,当然实事求是来说,第一段套作的水平比较高,而后两段套的水平很差,没有自己个人的思考和感悟,对“常识”的见解完全是套作,没有真情实感,所以属于典型的套作。评卷专家认为:此文感情虚假,使用万能材料,写法属于套作,而这种套作的文风在高考中是不能容忍的,所以,这篇文章就成为一篇失败作文的样板,值得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更值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关注,此文传递了一种信号:采取套作的所谓文化作文,在高考考场上已经没有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