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23日:海宁“新课改”卷点评(十五)
(2009-08-23 04:47:43)
标签:
杂谈 |
六、写作(60分)
题目配备:18.写作题(60分)。
[2009年海宁“课改”卷·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
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
走过去之后,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
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
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小吴说:“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简析]
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包括两部分。一个女孩子乞讨,小赵动心给钱的事情和小钱、小孙、小李、小周、小吴等人就这件事情发表的意见。
作文题目“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题目立意的角度很多。
分别看:
女孩——求助,粉笔陈述;
小赵——动心,解囊相助;
小钱——怀疑,看出破绽;
小孙——行善,坚持自我;
小李——质疑,不敢善良;
小周——反例,善良榜样;
小吴——再看,要有作为。
交叉、组合看,立意的角度就更多;合在一起看,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相信自己和听取意见”等等以前高考考过的作文题,几乎可以划上等号。
[考场例文]
阳光的味道
有这么一个故事曾经让我感动不已:有个住在孤儿院的性格乖戾的小男孩,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经常尿床,每天夜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自己的体温烘干昨晚尿湿的被子,然后才蜷缩起自己冰凉的身体,忍着难闻的气味入睡。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掀开了床铺,看到了被单上的斑斑点点,没说什么,只是将它重新铺好。
第二天,他特意让孩子们将自己的被子拿到院子里晒太阳,小男孩起初扭捏不已,后来也高高兴兴地加入其中。那天晚上,他睡了最香甜的一觉。待男孩长大成人事业有成后,回到孤儿院看望曾经的老师时,他说:“是您第一次让我闻到了太阳的味道,感受到了太阳的温暖。”此时,两鬓斑白的老师微笑着留下了眼泪,是那样的甜蜜。
无疑,老师的善良呵护了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让小男孩的生命从此有了色彩与热度,让他从自我的孤僻中走出来,接受阳光。这样的老师无疑是男孩心目中最美丽的天使。我感到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男孩一句简短的话会在老师心中掀起如此波澜?又是怎样的情感有这样的力量让笑容伴着泪花绽放?一年前,我找到了答案。
那是为汶川地震灾民捐款,我热血沸腾,毫不犹豫地拿出积攒的零花钱,第一次有了一种莫名的快乐;看到救援物资妥善送至灾民手中,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我感到万分欣慰;看到受伤的灾民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我长长地松了口气;看到无法上学的孩子捧着重新油印的书本学习,我满心欢喜;看到那些废墟中搭建的简易房屋、让那些在艰难生活中的灾民抬起了头,露出笑容,我也感觉到了幸福无比,眼眶湿润。看看周围的人,感觉是那样地相似。是什么引发了这样一种情感?是善良,这种藏在你我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真谛。
善良,让我们真正能将别人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乐,将别人的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
人之初,性本善。因为没有丢掉善良,我们就保有人的本性。一位老师的善良,让一位小男孩闻到太阳的味道,冰冷的心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这就是善良创造的奇迹。善良人送去的一杯水,能滋润无数人的心田;善良人递上的一把伞,能为风雨中挣扎的人们撑起一片蓝天。平凡的我们,一生也许并不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因为有善良,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甜蜜。
[结束语]
四个关键句:
关注平凡小事,感悟大事细节。
素材具有活力,全凭思想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