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19日:作文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一)
(2009-03-19 00:50:55)
标签:
杂谈 |
作文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一)
北京
高考作文命题尽其可能的开放,评分标准又给出明确指向,使得高考作文备考相当地靠近了文学创作,几近于等同作文竞赛。文学创作、作文竞赛、高考作文,共同要求、共同呼唤的就是创造性思维。
那么,中学生作文中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超越。
在培养创造意识的作文教学中,教学互动的双方都应以学生实现超越为使命。中学生受自己年龄、阅
历、学识的局限,尤其是长期处于一种不甚理想、相对封闭的教育机制下,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对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领先于社会,甚至领先于世界,当然理想;但对整体意义的中学生而言,不同于一般,不同于‘旧我’,也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超越,一种创造,因为这是创造意识的苏醒,是创造能力的萌芽。
在模式思维居主导地位的班级群体中,面对某一命题,同学不妨先设想他人会如何写,而自己一定要有所超越。也可以强制性地否定自己的第一构想,从而逼迫自己跨出“一般化”的樊篱。
例如老师给出一个情景:“一个男孩,看见蝴蝶的幼虫要从蛹中钻出,几次努力都没成功。男孩想帮蝴蝶幼虫挣脱,拿剪刀在蛹皮上剪开一道口……”老师要求同学发挥想象,对这一情景进行描写。具有超越意识,同时又有相应能力的同学,都可以在一个小小的作文片段中实现突破,实现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的构想。
[例一]他精心选了一块干净柔软的白手帕,轻轻地,把蛹放在上面,又拿来自己心爱的镀镍小剪刀,开始这一项神圣的抢救。他用胖乎乎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按住蝶蛹,控制住蛹的扭动。另一只手操起剪刀,眼到手随,剪刀锐利的锋尖缓缓探入裂缝。……[“剪刀”是谁都要写的,“手帕”也使很多人会写到的。这位同学特意加上了修饰词:剪刀是“自己心爱的镀镍小剪刀”,手帕是“干净柔软的白手帕”。恰当的修饰,使两件很平凡的物品具体、形象,如在目前;同时还传达了小男孩细腻的感情。]
[例二]孩子注视着蝴蝶,凝神屏息。他那沉稳老练的样子就像一位外科医生伫立在无影灯下,正准备给他的病人动精微的手术。他俯下身子,嘴唇几乎贴到蛹身上,他用极轻极轻的声音嘱告:小东西呀,别着急,坚强点儿,你马上就不会再痛苦了。……[“像外科医生伫立在无影灯下”的比喻,简捷生动地描绘出小男孩庄重认真的整体形象。“嘴唇几乎贴到蛹身上”的轻声嘱告更传神地展示出男孩善良的心。]
[例三]我小心翼翼地沿着蛹的裂口剪下去,格外小心地避开蝴蝶蠕动的躯体。我边剪边想象着蝴蝶翩翩起舞的样子:那舒展着的纤细的触须,那款款摇摆的柔嫩的腰身,半透明缤纷五彩的翅膀;那温和的阳光、馥郁的花草。我的嘴角不禁浮起笑意。……[几十个同学中,这个同学以具体生动的心理描写超越别人。为了便于进行心理描写,她选择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中展开想象,写蝴蝶,也写了环境。]
[例四]“加油呀!”孩子急切地轻声呼唤。他涨红了脸,紧锁着眉,攥紧的小拳头急促地挥敲着。他又拈起蛹,对着阳光透视,仿佛在观赏一枚珍贵的宝石。他用剪刀尖拨动蛹身的裂缝,蛹动了一下,孩子的心立时跳到嗓子眼,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位同学打了一串精彩的描写“组合拳”:语言、神情、动作、心理,一气呵成,结合得也相当自然。“拈起蛹,对着阳光透视”,也是少有人开发的细节。]
[例五]小家伙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围成小喇叭,对着蛹里的蝴蝶轻声喊:“别泄气,小蝴蝶,再加油就出来啦!”蝴蝶没有理会,小家伙拍拍小脑袋:“噢,你累啦,小蝴蝶?就怪这破壳关着你……”怎么帮它出来呢?小家伙托着下巴撅着小嘴仔细琢磨。……[这位同学亲昵地称男孩为“小家伙”,着意刻画了三个细节:“胖乎乎的小手围成小喇叭”、“拍拍小脑袋”、“托着下巴撅着小嘴”,着重表现男孩的可爱。]
[例六]孩子圆瞪着无限好奇的眼睛,对着阳光,观看手里的一枚蛹茧。这枚蛹茧灰绿色,丝线密密匝匝,纹路清晰可见。映着阳光,可以看见一个新的生命在这密闭的丝囊中蠕动。他仿佛要冲破这禁锢的囚室,去沐浴和暖的阳光,畅饮新鲜的空气。……[“对着阳光,观看手里的一枚蛹茧”,想到这一细节的人不多,这位同学选定这突破点,发挥想象,写蛹茧色彩,写丝线纹路,写新生命蠕动,格外细致。]
[例七]我双手合十捧定它。它的触角左右上下的试探,似乎在勘察陌生的地形。我对它轻轻呵气,把他环护在氤氲的暖气中。只见它的翅膀张了两张:极艰难,像窒息者最后的喘息;极乏力,像龙钟老人疲惫的步履。我又吹他,鼓励他试飞,它却死死地赖在我的手心里。……[这段描写最出色的地方是比喻。“似乎在勘察陌生的地形”,还比较一般,“极艰难,像窒息者最后的喘息;极乏力,像龙钟老人疲惫的步履”,这一组比喻,则令人不能不拍案叫绝。]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超越是具有多样性和多向性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