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记白水羊头

(2012-09-21 16:48:18)
标签:

杂谈

老王开的李记白水羊头坐落在广渠门内白桥大街22号,店名是刘炳森题写的,据说这是刘炳森唯一一次给个体户题写店名。大门口的柱子上是胡絜青的一副对联,春风百业兴旺日,白水羊头异香时。老王说当时在85年西四搞了个小吃胡同,李记白水羊头也参加了,胡先生吃得高兴,专门写了这幅对联送给老爷子。

从老爷子到老王都不是回民,但这家店却是个回民馆子,是经过民宗办特别审批的。要有明确的进货渠道和阿訇屠宰证明。跟其他地方(比如内蒙古)的屠宰不一样,上来就是掏心脏。阿訇宰羊第一刀就是放血,这样才能把血放干净。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规定,作为一家回民餐馆,穆斯林员工的比例不能少于2%,老王店里目前有17个员工,4个是穆斯林。每到开斋节等传统节日,老王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去礼拜寺。还比如不是穆斯林餐馆的话,就不能在店内挂诸如真主伟大,感谢真主赐予我们食物之类的经文或的条幅。而且这些条幅必须经由有关部门颁发。

老王说李记白水羊头最早的起源是李自成起义失败后,一个名叫李明兆的部下,带着散落的部队,驻扎到大兴李营,后来沦为当地平民。为了养家糊口,李明兆开始做些贩卖牛羊肉的生意。一些诸如羊头之类的下货舍不得扔掉,便自己留着用白水煮着吃。到老王岳父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传人了。82年的时候,他们响应政府发展个体经济的号召,决定恢复家传。一开始经营的只是老三样,即白水羊头、芝麻烧饼和杂碎汤。烧饼分吊炉和焖炉两种,他们店的是焖炉烧饼。老王把它们烙得外焦里嫩,层次分明。杂碎汤讲究的是大火猛熬,出来的汤才能又白又浓。后来又加了牛三宝,即牛头、牛筋和牛鞭,再后来才发展成经营各种炒菜的。

单说白水羊头。老北京讲究吃在立秋之后打春之前的羊。立秋之后是羊吃了一夏天的草,肚子里干净。打春之前羊好吃,是因为它们喝了一冬天冰碴水。羊头要选四六口,所谓口说的是牙口。太老了肉膻腥而且太柴,太小了的羊肉不香,出肉少不说,还容易被煮的过烂片不出样。

所谓白水,指的就是清水。老王说,用清水煮出来的羊头清香爽口,不膻不腻,吃的是羊肉的原味。为了有个好卖相,羊头在下锅之前先得用用小刷子刷无数遍,不但刷外面,连里头都刷,就连牙都得给刷白了。所以,白水羊头的魅力就在这儿,白不呲咧,还挺干净挺好吃。正是因为不好收拾,过去市面上卖的基本上都是酱羊头。再有就是火候,他们店煮羊头从点火算要四个钟头,开锅后还要焖四十分钟。

刀工就不必说了,片羊头是老王的拿手本事,他不但能把羊头片的薄如纸,而且还能片的十分有型。至于沾羊头用的椒盐,老王说他们店用的是秘方,但丁香粉和砂仁粉一定要有的,而盐一定是淮盐。这些材料先要用稳火煸热,然后再磨成粉。

别看就是这么个羊头,里面还有很多内容。老王他们店就开发出独羊眼这道菜,一大盘子里全是羊的眼睛。另外还有口条、羊脸和耳朵。不好收拾还在此要,不会吃的话就把羊头糟践了。

酷爱北京小吃的梁实秋在重庆写过一篇《北京零食小贩》,里面特别提到白水羊头。据说,抗战时身在重庆的梁实秋,馋的不行的时候,躲到被窝里吃上几片。

白水羊头一开始是挑筐挑担沿街叫卖的,然后是用手推车。后来发展成外卖。老王记得九几年的时候他们生意最火,排队能排出二十多米。很多人从珠市口到平安里,一路追到白桥大街这家店。我去店里吃过很多次。除白水羊头外,我最爱吃烧羊肉,青椒酱,外加青岛桶装生啤。据老王说,这道烧羊肉最早在他手里,只是老岳父给他的一个方子。这要说到2003年的非典,大街上都没人了,还有谁去餐馆吃饭啊。羊头送不进来,店里只有羊肉,老王愣是把这道菜琢磨出来了。

上星期店里又推出一些新菜,老王叫大家去品尝。菜的品种果然丰富,有果味鱼肚档,腐乳鸡,牛鞭花,芝麻羊肉,秘制冬瓜夹心肉,山药炒蜜豆,千张牛肉,荔枝鸡片和豆瓣鱼等。老王说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食材都是店里本来就有的。而这些菜只是新菜的一部分,这次他准备推出四十多道。

老王看上去四十出头,方脸上留着几根稀疏的胡子,看见谁都高兴。我们也喜欢跟他开玩笑,比如故意把白水羊头说成羊水白头。老岳父家有三个闺女,94年老王开始在店里学徒,烙烧饼煮羊头,97年成了上门女婿,2002年就单独把珠市口那家店做起来了。回忆起那段学徒的日子,老王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劈羊头,这不但是件苦活累活和糙活,同时还要有技术。劈的时候必须稳准狠,对准骨头缝,最多三下,不然的话骨头就成碎渣了。最多的时候他一个人一天能劈二百斤,加上还要砸羊蹄,累得老王吃饭时拿不起筷子。后来劈羊头改成铡刀铡,现在基本上都是用电锯,但不小心还是能锯到手。

店里头老王的媳妇负责管账,其它的诸如采购、质量监管、报税、跟物业打交道、员工培训、处理投诉等都是老王的事。每天早上九点多钟老王就到店里了,一番忙碌后,最惬意的时间是在下午,坐在二楼靠窗户的位置,老王晒着天阳喝着小茶,街道和楼下的停车场尽收眼底,那些来来往往的行人更是老王看不倦的风景,遇到熟人时老王还会跟他们打招呼,殊不知人家本来就是冲着他家小店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