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走走看看,其实最愉快不过了,因为没有任何打扰,就像过去失去的时间又突然送还给自己一样。也许正是出于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所以我每年都会一个人游走,远的去北海道,近的到京都,奈良,反正离不开我旅居的日本。日子长了,旅途上的感受会发生细微的变化。

比如,过去看见猫,我几乎是无动于衷的,但如今见猫必定会停下脚步,甚至会认真看它们的表情。我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变化,只是因为自己10年前养了一只黑猫。别无任何高深的理由。
现在想想,每个人的想法都有自己的逻辑,或者叫“内部成熟”,就像自己能发现自己的变化一样。日前跟早稻田大学的教授闲聊,他说日本80年代,学运退潮,社会平淡得像一潭死水,年轻人被称为“三无若者”,即无气力,无关心,无责任。包括村上春树,他在早大上了7年多,但很少上课,也不参加什么社会活动。有趣的是成长于“三无若者”时代的他,眼下却变成了日本最勇敢的公知。死水有时是好事。
无疑,教授上述的说法也意味着作家村上春树的“内部成熟”。上周六晚上出演TBS电视台现场直播的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电视节目后,跟制作人员一起喝酒时很快活,其中我说村上春树之所以在《朝日新闻》上写专稿谈钓鱼岛争端也许是因为他与山羊有不解的情缘时,大家十分好奇,然后我说:"岛上有很多山羊必定跟他少年时的记忆相连。"读过他的文章的人知道他上小学时每次开学必定牵两只山羊来!
村上春树是位职业作家,近年以来,不断对社会问题发表看法,并批评政府,他在西班牙的讲演《非现实的梦想家》是很精彩的一篇。至于刚才的早稻田的大学教授称他是最勇敢的公知,也未必准确到“最”,但至少,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这些年的进步发言越来越引人注目。
顺便说下,公知的英文对应词是“The Public
Intellectual”。下图是TBS电视台现场直播的节目画面,对村上春树最近的发言,我谈了自己的感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