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她们一起赴日采风,我被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下一站去哪儿?”
这句话听起来十分亲切,有时像一丝轻风拂面。比如,第一天从羽田机场接到她们后,驱车长进,沿路欢声不绝,见到车窗外的大海时,她们每个人像一支支被射出的短箭,从车内的一边一齐奔向望海的车窗,端起大小相机,按快门的金属响声犹如短箭落地一样。然后,其中的一个她问我:“下一站去哪儿?”
一路上,我喜欢单独坐在旅游车的后面,因为有一个小沙龙,两腿可以任意伸直,一段行程面对大海,一段行程又面对山峰,更多的时候是侧过身子看她们的背影,继续听她们犹如银铃般的笑声。
天气始终很做美,抵达山梨县一家葡萄园时,阳光明媚,也许是无数光束已经渗透了园内的缘故,人人身上都落下一扎扎用白纸盖的葡萄球的影子。葡萄球拴在巨大的葡萄架上的,高度均等,影子大,要么是波纹状,要么是流水状,整个葡萄园就像一场大白天的灯影节。我问葡萄园主:“每个球上的白纸是不是为了防雨用的呢?”
他一边微笑一边答道:“是的,但同时也是为了让影子撒下时显得整齐漂亮呀。”听了葡萄园主的这番话,我忽然想起谷崎润一郎的名作《阴翳礼赞》,其中有关影子与日本人的段落绝对能帮我阐述眼下的场面,不过,牵涉到这类话题,我并没跟她们说。作为一个策划人和一个同路人,我只想提供最直接的感应现场,至于她们的谁怎么想,完全是一件个人的事情。
这些年,我坚持扮演了很多回“马崽”的脚色,策划中国作家赴日采风,其中的一个理由也许相对简单,因为定居日本,起先觉得好奇的事情逐渐变得不再好奇了,比如看到车窗外的大海并不像她们那么雀跃,只是当作见过很多类似场景当中的一个,可当我仔细听她们的兴高采烈地议论时,油然发现当初的好奇心复苏了,像是老牛反刍一样,某些细碎的日本印象又从岁月中浮现出来了,而且质感超强!人的记忆是需要起子的,一个由外部进入的契机很可能会引出一串串往事,包括快乐的离奇的,当然也包括平平淡淡的小事儿。
一路上算下来,我是年长者,类似上述的感叹由于跟她们同行,反而化作了一缕轻轻的闪念,要不是回头写这篇序,也许再也找不出由头让我重新想起来。不用说,跟她们行走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也是新鲜的。这次赴日采风的路线是以富士山为中心,我们分别走过山梨县、静冈县和神奈川县,除了民宅与温泉、小桥与流水之外,还去了太宰治文学纪念馆和乡下的小茶庄以及天天变换的很有趣的去处,所有这些目的地全部都是事先与当地的行政官员商议选定的,官员们一直做我们的行程陪同,有时在旅游车上山南海北,聊起大天来也很快活!
我们去了静冈县伊豆市土肥町的恋人岬,从车上刚下来就被一只悠然自得的猫吸引住了,大家纷纷上去围观。据当地人说这只猫专为情人祝福,无论多少陌生人围着它转,猫的眼睛永远会盯着情人不放,几乎变成了“结缘”的大仙儿。其实,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情景是我从未预想到的,因为按照导游图上的解释,所谓“恋人岬”,充其量就是狂敲三下钟,随后就能实现情人之间的誓约,如果他与她要结婚,只要敲钟,保你没跑,他与她一生谁也离不开谁。恋人岬有一小木屋,里面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来信,有的信全都贴到了天花板上,我问女店员:“这信为什么要贴成这样呢?”
她笑笑说:“这些都是在恋人岬结缘的凭证,很多人为了感谢这个缘,特意写来感谢信,信收得太多了,只好贴到了天花板上。”
“那猫也会看吗?”我一边看屋外的猫,一边好奇地问。女店员答道:“是的,猫晚上睡在屋子里,夜里常常仰头看信。”
原来如此,我听她说到这儿,似乎有了充分的理由相信猫,尽管听上去很魔幻,但毕竟是我们所到之处,而且是导游图编外的传说。现场除了我以外,赴日采风团的全体成员都在场,得空儿核对一下当时的物灵气氛也许是一个乐!
当然,通过她们的描写,可以随时让我回顾所有的行程,哪怕一个细节也好,甚至连想都想不起来的一句话,说不定在下一站的行程中就会飘然而至,从她们的小说里、随笔里、散文里,乃至从她们跟我在线的交谈中,记忆中的景象会楚楚生辉,经久不衰!
注:本文是《下一站 神奈川》序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发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