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跟一位人口学专家闲聊,说起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估计这个说法还能站得住脚。很多初到日本的中国游客都说:“从一下飞机就能看到日本老人都在工作,无论是清洁工、还是出租车司机,就连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员工都是上岁数的。”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报告,2005年大约2576万人已经进入了老年,而到了2040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将增到3867万人,递进速度很快。另据日本政府《人口动态统计》表明,1973年出生人口是209万人,而到了2005年却降到了106万人,时隔30年,日本的出生人口活活减掉了一半儿!
其实,眼下这一现象是从1975年开始发生的,经过80年代末期的泡沫经济,再到90年代亚文化的流行,造成了日本社会上“晚婚”“拒婚”的繁殖与流行。所谓“食草男”的出现是这一现象的极端表现。
与中国80年代“文化热”相比,日本当时正处于“文化冷”的状态,但凡与社会直接挂钩儿的公益信条全都龟缩了起来,剩下的是“御宅男”、“充气塑料拟人模型”、“女仆咖啡”等等,一连串儿跟个人隐私相关的嗜癖变得相当流行,个人与社会的分离状态十分明显。
最近一直关心中国与日本的80后文学,其实从越境的观点看,出现于这个年代的社会表象也许不仅仅是中国,与异质文化相互比较,也许更能看得清楚。
人口增减绝对伴随相应的文化演变,人变了,文化也跟着变,从中形成的潮流很可能会影响下一代,甚至可以做到绵延不绝。下图是日本人口研究所发表的《人口金字塔图形》,其实可以看出日本人口一直递减到2040年的方程式。

阿毛博客〈日文版〉 わが学問のオデュッセイ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