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京有一大批乌鸦青年

(2009-01-16 05:37:08)
标签:

日本

大学

教育

文化

分类: 虫眼游走

  乌鸦喜欢东京,凡是这个城市的居民谁都不会把这一说法当成奇谈怪论,尤其是那些常年住惯的日本居民,有不少都是深受其害的人。

 

东京有一大批乌鸦青年

 

  据说,乌鸦对人的袭击一大半是出于怨恨的理由,如果它们会说话,想必是要对人倾诉的。乌鸦的窝搭在树上,这大概跟国别没有关系。它们尤其钟爱楠树,许多乌鸦都把它们的窝高高地搭在树枝上,阵风吹来的时候,那圆鼓轮敦的窝飘忽不定,就象日本小孩儿在鲤鱼节里升起的风筝一样。

 

  树枝粗,乌鸦窝还算稳当,要是树枝一细,那窝就会剧烈地摇动。说来也怪,乌鸦的窝应该全靠树枝搭,可你仔细看吧,东京的乌鸦好多都是用叼来的衣架搭起来的。

 

  起先,我听别人那么说,自己也不常住东京,自然没多想。幸好,这两天到东京的山上宾馆小住,这下子对东京的乌鸦才算有所领悟。山上宾馆离神田很近,这条出名的旧书店街经常聚集一批老式的日本读书人,我刚到的那天就看见了一位老者,满头白发,黑框子的大眼镜恨不得遮住了半个脸,腰是弯的,那弯曲的程度好像觉得他总是在地上寻找丢失的东西一样。

 

  当然,在老者的上空,不时会出现一群群的乌鸦,升空、直飞、盘旋、还有滑翔。宾馆的门外是一个斜坡,斜坡的另一边是明治大学的教学搂。观察周围的环境,我怎么想也想不到乌鸦与东京的必然关系,倒是杂志社的日本编辑,他似乎十分熟悉,而且用猜迷的语气跟我说:“多注意行人呀,保险你能看出个所以然。”

 

  于是,这些天,写一段稿子,我就推开窗户望外张望一阵子。

 

  不多时又看见那个弯腰的老者了,他还是那个模样,步幅没变,爬坡的姿势也没变,包括出现于上空的乌鸦都没变。不过,沿着宾馆外的那个斜坡往前看,好像有一大群人正在集合。女的穿短裙,男的装束十分奇妙,全身上下都是黑色的,黑得油亮油亮的,衣服、裤子和带崖儿的帽子都是笔挺挺的,就象谁为他们刷过了透明的糨糊一样,简直是用硬纸糊出来的人。

 

东京有一大批乌鸦青年

 

  我虽然看不见这群人的表情,但那震耳欲聋的喊声却突然爆发了。“明治大学必胜,誓死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必胜!” 原来,这群人是明治大学的声援队。

 

东京有一大批乌鸦青年

 

  所谓声援队,并不单纯象拉拉队。在日本,它有严密的组织,还有许多古怪的仪式。刚才的喊声只是开场时的操练,接下来还有每个人如风如雨一样的夸张动作,类似跳跃,举手,抬腿,甩头。所有这些动作都在领班儿的男生后面整齐地进行,而在这个男生的面前站立的是声援队的大队长,他的一身黑色服装也不例外。大队长不断发号施令,领班儿频频点头,并高声答应;“嗨!” 他们的声音异常洪亮,两个人的应答步步紧跟,发出的音响都属于一个高音频,尤其是领班儿头上的帽子,那往外伸出的硬硬的帽崖儿就象从天而降的乌鸦的嘴巴。

 

  这群日本小伙子,他们不跟乌鸦一模一样吗?

 

  于是,我突发奇想,东京的乌鸦多,莫非是因为乌鸦青年多的缘故? 听了我这般描述,杂志社的日本编辑捧腹大笑,而且笑了好一阵子,然后他说:“乌鸦多,是因为东京垃圾多,还有楠树的高度跟普通的公寓搂差不多,乌鸦老看见那些晒完衣服以后留在阳台上的衣架,尤其是那些用铁丝做的五颜六色的细细的衣架就成了它们搭窝的好材料。乌鸦不用费劲,只要横着一飞,一下子就叼着了,死死地咬在嘴里不松口。这也是日本的主妇太懒,晒完了衣服,你把空衣架收回家多好,可她们偏不干。”

 

  “你说,那乌鸦干吗老追老人呢?” 我想起这两天见到的那位老者,继续问编辑。

 

  他马上回答道;“乌鸦也怨,现在东京派了好多人上街抓乌鸦,他们用长杆子,大网兜子,到处捕捉,号称让全东京人都吃乌鸦肉。那乌鸦还不急?可它们鬼,知道年青人惹不起,所以专找腿脚不利索的老人。”

 

  听了编辑的话,我干脆说:“要是这个样子,那我又能回到刚才的解释了。天上有乌鸦,地上有乌鸦青年,这日本也太荒诞啦!”  我的话才说了一半,这位编辑就插了一句响亮的话:“日本太妖艳啊!”

 

  这天,我记得大家笑了很长时间,而且,日本编辑说他的下巴都笑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