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人的英语能力

(2008-10-07 09:06:39)
标签:

三岛由纪夫

英语

读书

文化

分类: 日本拾零

  第一回听日本人说英语,很多人也许不习惯,因为像“R”这样的音发出来挺可怕,舌头往里面卷,另加嘴巴小,听上去变成了“鹿”的音。

 

  日本骂人用“马鹿”,意思是北京人说的“傻B”,不知这个“鹿”的字眼儿来历跟发音是否有联系。按照一般的解释,日本人所说的“马鹿”叫“Baka”,源于梵文baka和moha,汉字写为“莫迦”或“募何”,镰仓时代起出现了异体汉字,同样是“傻B”的意思却写成“母娘”、“马娘”和“破家”,满嘴的骂人话!

 

  对学外语的人来说,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最要紧的莫过于发音。日本人的发音元素缺少辅音,大都直来直去,清一色的元音,说起话来震动声带,很少用鼻腔音,所以像中文的“昂”之类的音弄到日本人的嘴巴里就非得练习一下不可!

 

  同样的道理,英语的发音也是一大难关,亲眼见过日本人学英语,感觉上比中国人要费劲得多。这个弱点或许很早就被日本人察觉到了,所以一般教科书上的发音比重要远远低于语法以及文章的解读。

 

  日本每年都有名目繁多的英语资格考试,一贯注重文章的解释与应用,很少考察实际操作中的口语能力,最典型的是国家旅游局〈JNTO〉的资格考试。

 

  这项目大规模的资格考试明确规定,唯有考及格的人才能胜任导游一职,为外国游客做观光向导,凡是没有这类资格的人是不能擅自当导游的,如有发现,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由此可见,日本人的英语能力因受到资格考试的限制,往往偏重文面,而忽视口语训练,所以改掉“R”发成“鹿”的音也未必那么轻松。

 

  日本有个作家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以破腹自杀而震惊文坛,但他一口流利的英语却鲜为人知,估计那个时代的日本人的口语还是比较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