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语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语种

(2007-12-15 08:50:10)
标签:

人文/历史

川端康成

三岛由纪夫

村上春树

日本文学

分类: 另类阅读
  这周四,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被地方法院判定“发言欠妥”。作为一个作家的石原在侮辱法文这件事情上的严重失态,其实说明了另外一个深刻的问题。
 
  把石原知事告到法廷上的人一共有91位,绝大多数都是法国男性,他们认为石原在公开场合下所谓“法文连数字都数不清,不配当国际语言”的言论已经构成了名誉损害罪,因此要求他道歉和赔款。
 
  对此,东京地方法院虽然没有判定石原被告的名誉损害罪,但对他的指责十分明确,认为他的言论完全不符合事实。
 
  说老实话,按照我粗浅的观察,如果石原不是个作家,类似这回小儿科般的错儿,无论换哪个日本人,谁都不会像他那样犯!谁让他偏偏还是个作家呢?那种对语言超常脆弱的丑恶性格完全败露了出来!
 
  日本这些年一直流行“美丽的日语”一说,书店里有时还专门设置柜台,摆满了这类书籍,什么《日语是天才》,《日语令我心醉》之类,十分夸张。
 
  其实,语言不能以价值判断来衡量,你说日语是天才,就跟说中文走遍全球无敌手一样,论调是荒唐的!语言不同,只能说明使用的人群不同,仅此而已。
 
  从世界范围看,日语是一个小语种,无论从国际会议的官方语言,还是从外语教学的普及率来衡量,它的通行量都很低!日语与日本的经济势力无法成正比,这是导致很多日本文人焦躁的一个重要理由。比如;Sony、Canon、Panasonic、Toyota 等许多日本大厂商,它们的企业形象很少借日语的什么光,反倒是直接植入罗马字的品牌。
 
  当然,日本厂商知道整个日本的市场是不能与世界打拼的,要想发展,必须行销全球才行!目前,中国大约有40万人正在学日语,而日语教师大约为6000人,这个数字与其说是文化上的沟通,还不如说是一个长期的经济行为。
 
  日本产业对外的发达永远使他们的自国语言对外不发达相形见拙。这一点,中文的地位不同,因为世界上每5个人就有一个中国人,中文的绝对使用量或许就是中文之所以成为大语种的标志。
 
  去年在东京的学会上做过一个讲演《语言记忆的装置交换》,会后跟日本学者聊天,其中有人就跟我说;“中国到世界各地办孔子学院,目的是为了普及中文,真叫人羡慕。我们日本可做不到这个呀,一个岛国嘛,日语能跟自家里面孤芳自赏,这就很不错了。”
 
  现在想起来,这位学者说得有道理,至少不会像石原那样跟外文叫板,虎视眈眈,生把人家法文说成“不会数数”的语言。其实,跟日语相比,法文可是一个大语种!
 
  日语让日本人愉悦,尤其让日本的文学家获得过最充实的表达方式,读一读川端康成赞美日语的话就不难知晓,但同时,日语也让他们痛苦过,读一读三岛由纪夫如何怒骂英文翻译家把他小说《金阁寺》一个叫“八桥”的甜点牌子误译成了京都真有的“八座桥”,仅从这个细节就能知道日语的特性。
 
  村上春树曾经在东京的文艺春秋西馆一个公开的场合下这么说过;“我的小说被翻译成了许多外文,其中包括重译。这不是把我的日语直接翻译了两次的意思,而是说从我的英文译本转译成了第三种语言。北欧一些国家懂日语的人很少,所以我的书就会出现重译的现象。当然,我很感谢翻译家。我知道我的日语不敢奢望让世界上那么多的人都懂,日语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也许是同样一个心理状态,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经说;“要是能让评委们直接阅读日语该多好啊!”
 
  的确,相对于日本的经济势力,甚至包括日本的文学势力,日语本身的比重明显下降,作为一个小语种跟它所承载的内容相比,也许是最可怜的一种表达存在。
 
  不过,对我个人来说,因为日语是小语种,所以它反而值得琢磨,尤其能用日语写作以后,我有时觉得语言越小越有味道,这跟吃一道可口好菜差不多,“少而精”往往是受人欢迎的上品嘉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