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日本媒体给中国抹了不少黑,虽说很多报导还是比较善意的,但不少娱乐新闻总喜欢捕风捉影,小题大作!有时叫人觉得滑稽。
有个电视节目的出演者是一位日本的中年妇女,对中国人用手机都好奇,在她看来,中国连有绳电话都未能普及,怎么会一下子发展了这么多手机呢?于是滔滔不绝,开始讲起她在上个世纪七○年代到中国找不到公用电话的那些烂事儿,说得就跟今天发生的一样。
从北海道的札幌飞回神户大约1个小时40分钟的样子,翻了一下空中杂志,偶然读到猛捧“华流”的文章,大致意思也许是想效仿“韩流”,从中国也弄出明星夺人眼球,但字里行间还是觉得滑稽!
比如;日文的发音“华流”跟“下流”一模一样,都念“karyu”,听上去十分别扭!比如;什么“华流”女子十二乐坊,“华流”什么什么歌手之类的,因为一开口就念“ka”,活像一个老乌鸦叫!
再者,“华流”没有什么班配词儿,最多弄到气象学上有个“华氏”而已。谁都说“国货”,但绝对没有人说“华货”。
弘扬一个文化,命名是重要的。“韩流”的劲风吹到了中国吹到了日本,随处卷走了一批一批的粉丝,但毕竟是“流”!如果“流”走了,势头也就变弱了!
建议那些到日本发展的中国演艺人,最好别用“华流”这个冠名,好像非不这么说,别人就不知道你是中国人一样。说老实话,事实未必如此!
有个日本出版商曾经问过我像安妮宝贝、春树、棉棉她们的小说能不能算“女华流”?当时一听这话,我就觉得别扭。
日本人来不来就乱加汉字的习惯实在要不得!下图是日本的“华流”网站,值得庆幸的是它用了拼音“hualiu”当域名,而没用那个“下流”的日本式念法“karyu”!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