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总的2.7万亿该怎么还?收钱+放权!
(2013-06-02 09:11:35)
标签:
铁路总公司债务新城宜居模块化城市房产 |
分类: 政府建议 |
铁道部取消了,铁路总公司很幸福的,继承了铁道部的巨额资产,2012年,铁道部实现了9752亿元营业收入,2013年,铁路总公司的年营业额必然超过1万亿人民币。当然,铁路总公司必须同时继承铁道部的2.7万亿负债。欠债是一定要还的,该怎么还?我有个共赢、环保的建议,人微言轻,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指教。
为了加快中国的高铁建设,消除不合理的高房价泡沫,提高中国的城市生活品质,实现美好的“中国梦”,我建议在全国规划150个高铁新城,每个新城规划基本居民20万户,给每个中国人一次重建美好家园的机会,让有识之士,不必举家移民国外。
按照发改委的文件,这150个高铁新城,将由若干个城市群组成。每个新城的用地面积建议为400平方公里,即20x20公里的方块,并应遵守以下新城用地法规:规划建设用地及道路交通用地之和不得超过50平方公里;农地加林地总面积不得超过200平方公里;河湖等水域与自然保护区面积不得少于150平方公里。
每个新城的市区建设用地,建议东西宽7000米,南北长4600米,占地32.2平方公里,由81x81个“东西宽79米,南北长46米的标准用地模块”和“城市道路网格”组成,最多可以容纳6561栋不同用途的建筑。
每个新城的这20万户居民,按照每栋建筑容纳100户计算,只需要2000个建筑用地模块。其余的更多建筑用地模块,则用来建设各种各样的城市配套建筑。每个新城的6561块标准用地,建议最多容纳5000栋住宅楼,也就是50万户居民,其余的标准用地模块,除各种配套建筑用地之外,还建议保留一部分公园及绿化模块。
这种模块化城市的“城市道路网格”,由十纵十横的主路,以及每个子模块内部八纵八横的社区路,共同组成。每条东西向的主路,宽度为22米,每条南北向的主路,宽度为16米;每条东西向的社区路,宽度为9米,每条南北向的社区路,宽度为6米;并且无论城市主路还是社区路,都“不再有井盖”这种恐怖的交通设施。可以通行专用车辆的地下市政管网,不仅不再有“打开井盖”或者“马路开槽”之类的扰民、堵路维护需求,在暴雨、大雪降临时,可以通过“立式排污口”解决雨污水的疏导问题。
在模块化城市的“城市道路网格”基础上,信用交通模式,可以让所有居住在模块化新城中的居民,享受到下楼就有公交站,等候80秒即能上车,免费乘坐电力公交可快速到达市内任意楼宇,这样空前便利的交通服务。当然,家家买车出行,也有了足够的道路和规则支持,比起如今的北上广深,模块化城市,更宜居,更有前途。
每个模块化城市,除了32.2平方公里的生活区,还有大约200平方公里的“农林区”,每个模块化城市的农林区,规划不超过5000个,每个60亩的家庭农(林)场,并且每个家庭农(林)场,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划用途。比如:
家庭麦(稻)田,承包者在确系按要求种植麦(稻)的前提下,每年可以得到15万元补贴,但需要种植并缴纳6万斤白面或大米(每斤2.5元),收成不足可以去买。
家庭渔(牧)场,承包者在确系按要求饲牧的前提下,每年可以得到补贴,并需要缴纳补贴价要求的鱼或禽畜,具体补贴价格、应缴实物,应通过公开竞标确定。
其他如家庭林场、果园、菜园、棉田等,确系农林用途的,在每个家庭农场占地4万平米(60亩)的前提下,均应通过公开竞标确定承包人、年补贴及应缴实物。
这5000个家庭农林场,可以为模块化城市带来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水、丰富的食物,让每个模块化城市实现自给自足,并有一定的外销能力。
在每个新城,还要保留宽度40米,长度不超过50公里,总面积不超过2平方公里的高铁铁路占地,以及一个建设用地面积11.2万平米的6站台高铁站(可同时经停最多12辆长度500米以内的列车)。以及用地面积相当的高速公路及国道交通用地。
除了生活区、农林区、交通用地之外,模块化城市还可以有少量的工业或保留用地,原则上,非污染性的工业、仓储用地,是可以在主城区的6561个标准用地模块中,予以满足的。但如果有开采矿物的需求,或者文物保护、景区开发等合理需求,也可以利用5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的剩余指标予以满足。但必须满足保留150平方公里以上的自然保护区或水域面积的规划要求,因为地球不仅属于人类,人类必须遗泽子孙。
在简要描述了每座模块化新城的基本规划要求之后,我们来初步计算一下,150个这样的新城,最少可以容纳3000万户新城居民,最多甚至可以容纳7500万户新城居民。总占地面积仅为6万平方公里,而且,基于“为铁总还贷款”而设立的这些新城,每个都通高铁,并且市民可以享受“高铁票半价”的出行优惠。而这一切,只需要入住新城的3000万户居民,每户拿出30万元来买地、建高铁、修市政。
每100对希望居住在新城,并得到新城共有自治权的夫妻,在每户缴纳30万元新城资源费之后,即可在政府规划的新城范围内,领取一块85米x55米的,限高36米的住宅楼建设用地,并有权共同选出本楼楼长,楼长任期2年,必须为本楼居民,且有超过半数家庭书面签字,即可随时罢免,楼长到期或被罢免后,应由全楼居民公开重选。
(每80对自愿每户缴纳40万元新城资源费的夫妻,也可领到相同的土地)
(每60对自愿每户缴纳60万元新城资源费的夫妻,也可领到相同的土地)
也就是说,新城的模块化住宅楼用地,不仅欢迎希望每户得到90平米板楼3居的工薪族,也欢迎希望每户得到113平米板楼4居的白领,以及希望每户得到150平米豪华公寓的高级白领家庭入住。当然,住更大的房子,要交更多的钱。
在这里,先说一下每栋楼交来的3000万,或者3200万,或者3600万地价款,该怎么分配的问题。每个新城的20万户居民,在每户至少缴纳30万地价款的前提下,会给政府带来超过600亿的收入。其中,给政府的,购买400平方公里土地的地价款是400亿;给铁路总公司的高铁建设费,是每个新城120亿,150个新城的1.8万亿,为铁路总公司还2/3贷款,并作为新城居民取得“股东半价优惠”的“折扣卡消费”。而其余的80亿元,则是每个新城用于“城市道路网格建设”以及“市政配套增容”的建设资金。
对于每个新城来说,无论在哪里,只要能纳入中国便捷的高铁网络,让市民享受高铁票半价的优惠,加上新城的宜居元素,就不必担心没有人愿意去入住,更不用担心没有一流企业来赚钱。在新城里,每栋楼的居民,都拥有了合法选举、罢免楼长的权利,并可以因此延伸而拥有,每个住宅区的楼长们,都拥有了合法选举、罢免住宅区人民代表的权利,从而使新城居民,共同拥有了对于新城行政机构的话语权。
当然,仅仅付了地价款、高铁2/3债务股本、城市道路网格建设投资,是肯定无法入住的,因为连盖楼的钱,还没有着落。其实也很简单,600亿都付了,还怕没有盖楼的钱么?新城的2000个基准住宅用地,最低地价款是3000万元每块,但也有交3200万,和3600万,住大房子的。假定其中有300个模块,每个多交了200万,200个模块,每个多交了600万,就已经有了18亿“新城政府基金”,新城政府可以用这笔钱启动住宅楼的用地建设,并用在建工程、甚至建成的楼房来抵押,为交钱入住的家庭,办理购房按揭贷款。按照每栋楼成本3000万元计算,住90平米房子的夫妻,只要再贷款30万元,就可以了,住113平米房子的夫妻,只要再贷款37.5万就可以了,住150平米房子的夫妻,只要再贷款50万就可以了。也就是说:
新城的
90平米板楼三居,只要首付30万,贷款30万;
新城的113平米板楼三居,只要首付40万,贷款37.5万;
新城的150平米板楼三居,只要首付60万,贷款50万;
在用地充足的新城,有数以千计的投资机会,无论是您想投资教育、医疗、娱乐、商业、旅游、农林或者其他任何项目,都可以由新城的楼长们(2000个楼长),共同选举产生新城人民代表大会,并由新城人大委托专业机构定价、招标,确定投资机构。
入住20万到50万户居民的每一个新城,都是一个真正的富矿,这里不用拼爹,更不需要什么绿卡,只要投资30万元,就能给全家一个机会,难道有谁会不愿意来么?
对于政府来说,新城的每栋住宅楼,都是地上11层,2到10层是住宅,1层做底商的规划要求,而且,政府可以立法,新城所有的住宅楼底商,都要拿出一半,作为上级政府的固定资产,而其余的一半,则作为新城政府的固定资产。这样的规则,意味着除了每亩80万,400平方公里400亿的地价款,上级政府,还可以从每个新城得到至少90万平米的首层底商做固定资产,按照每平米价值2万元保守估算,每个新城又给政府交了180亿地价款,150个新城,又给政府交了2.7万亿地价款。
而对于除住宅用地模块之外的各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建成房产中,建议拿出两成,一成归上级政府,一成归新城政府。这又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资产性收入。
回到主题,对于铁路总公司来说,2.7万亿,已经通过新城用地,直接还清了1.8万亿,而剩余的9000亿债务,按照150个新城,每个新城的高铁站价值60亿,正好一次性还清了。至于每个高铁站的11.2万平米车站用地,以及建成的高铁站,是不是值60亿这种问题,我相信铁路总公司的专业人员,是不会缺少这点自信的。
中国不该只有北上广深,中国不该没有宜居城市,城市居民不该没有选举和罢免楼长的权利,希望每个不能靠拼爹而幸福的中国人,支持并思考我的建议。
前一篇:合作建房和微创业该怎么玩?
后一篇:中国政府应号召向李兆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