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两限房·廉租房 |
事件一:为建小康示范村,吉林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投入335万元建了30栋欧式豪华别墅区。两年之后,因为费用太高,加上不符合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习惯,农民住户纷纷搬了出去。
评论:原因很简单,别墅的居住成本,绝对不是一般收入的家庭承担得起的。
这些别墅的下场,恐怕就是浪费宝贵的土地,而制造一个可怕的浪费。
事件二:北京广渠门廉租房平均60平米一套,居然还带电梯,含物业费年租金,每套据说才1400。按照收入最低的8%-10%家庭可以住廉租房的标准,北京应有不少于40万套廉租房,可现在,全北京肯定连4000套都没有,政府职能完成度不到1%,可以明确定义为不作为。
评论:廉租房的人均面积不应超过地区平均指标的60%,收入最低的家庭,居然在二环有套60平米房子,是不是有点过了……
至于房租标准,看得出是面子工程,拿老百姓的钱充场面,显大方,却忘了多少百姓还在等待廉租房政策改善生活。
从我家阳台看出去,马路对面的棚户区清晰可见,我去那里考察过很多次,可以确信,那里的家庭月收入普遍不到2000元,多数在1500元以下。卫生很成问题,旁边的臭沟,公厕都不得不掩鼻通过,治安很乱,属于花园路派出所和街道办辖区,我问过那里什么时候能改造,被告知那里是绿化带,暂时遥遥无期。甚至连我想组织大家帮忙改造那里的念头,也被回答,这个你管不了,就这样凑合着吧。
今天大风,沙尘天气,那些破平房看来更难受了,那些家庭的生活,难道政府就不该管管么?建设廉租房,是有百利无一害,利国利民的好事啊,难道那些官员们就忍心让上百万的京城百姓这么苦下去,而迟迟不肯出台早该瓜熟蒂落的“廉租房政策”?
呼唤廉租房,呼唤告别不当补贴,呼唤政府涌现更多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前一篇:再谈廉租房一定要建的问题
后一篇:物业税改称资源税会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