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大趋势
(2011-08-04 16:29:03)
标签:
移动互联网奈斯比特趋势it |
研究移动互联网好几年了,总是见到各种新业务层出不穷,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纷纷扰扰,理不出个头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问题讨论问题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跳出问题看问题才是好办法。
近日刚刚看完了一本书,《大趋势》,作者是约翰·奈斯比特。这本书主要讨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其中也大量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比如开篇的第一个预测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请注意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是1983年!在那一年,互联网刚刚从ARPAnet中分离出来,从一个军用网络变为了民用设施,这算是互联网的元年。奈斯比特的这个预言堪称奇迹。
这本书的第二个预测是“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与高情感向平衡的转变”。从工业时代以来,认为一直认为新技术是与人性相对抗。比如当前福特为了降低T型车的生产成本,提出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将大量的工人牢牢束缚在流水线上,变成生产线上的一个部件,每个人只负责完成有限的几个简单僵化的动作,使工人完全失去了自由。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各种信息技术的出现,我们看到,新技术不但不违背人性,而且成为人们宣泄个性的手段。这个现象,近几年来有很多描述,比如:《未来是湿的》,就在讨论网络技术将分散的个体联系在一起,人们之间的联络会不断增强,从而产生很多新的社会现象。当然,这种讨论已经比奈斯比特晚了二十多年。
奈斯比特在这部书中还有很多堪称经典的预测,“从一个经济向世界经济变化”、“从集中向分散”、“从向组织机构求助到自助”、“从等级制度向网络组织”、“从非此即彼到多种选择”。仔细想想,这都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变化,有人已经在三十年前,就是互联网诞生的初期就已经做出了预测。
回头看看这几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就会发现它们正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发展的。在突破价格门槛以后,这几年火爆的东东,无不是沿着强化沟通,宣泄个性方向发展的。从早期的个人网站,社会化网络,博客,微博等等。移动互联网也是这个思路上的重要一环,相对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更加体现个性化,体现人们的沟通需求。
业界一直怪异于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为何能够发展得如此迅猛。传统通信领域都强调开放,偏偏苹果公司走的是封闭路线,自成体系。这种不合规矩的东西为何能够成功?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苹果公司的产品恰恰是凸显个性,用技术满足人的需求,而不是要求人去配合技术。用一句广告词,就是“技术以人为本”。诺基亚公司用这句话作为广告的时候,是最强悍的厂商,现在诺基亚再也不提这句话了,也就日渐衰弱了。
我们可以预见,在超越了价格和技术瓶颈以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就是以人为中心,彰显个性,加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