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电影《火星救援》
(2015-11-29 10:15:06)第一次看到科幻题材的电影,是很多年以前的《未来世界》,当时,真被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幻想的好莱坞,吓坏了。后来,特别是近些年,一部接一部地看科幻题材的电影,《盗梦空间》、《阿凡达》、《星际穿越》……越来越觉得对人类而言,内在意识和外层空间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科幻电影或以内在意识或以外层空间作为故事的背景,只是为了将故事中的人物逼入绝境,从而能够放大人类世界的某一种情感,使之臻于极致的境地。《盗梦空间》试图揭示的是亦真亦幻之间那薄如蝉翼的隔膜有吗在哪里,《阿凡达》试图揭示不同族裔的人们有没有完全融通的可能,《星际穿越》试图揭示生命无限延长的价值……而《火星救援》,则打着科幻的旗帜将马克·沃特尼放置孤独的绝境,让银幕外的我们审视:孤独真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吗?
马特·达蒙,以《心灵捕手》的编剧之一闯入好莱坞后,竟然能以出色的演员称世,也算另类。惟其如此,让他去体现不可能感同身受过的刹那情感,才精湛得足够可信——我想说的是,影片进入到第120多个太阳日和186个太阳日时马克·沃特尼的两次热泪盈眶。
因为一场比预报中来得更加凶猛的风暴吹折了一件装备上的天线,随风飞舞的残破天线恰好刺穿了马克·沃特尼的宇航服,飞沙走石中队员们急着撤回飞船,不见马克·沃特尼紧跟上来又呼唤不到他,谁都以为植物学家马克·沃特尼以身殉职了,宇宙飞船起航。等到马克·沃特尼苏醒过来从黄土堆里挣扎出来,俯瞰大地一片褐黄,仰望天空繁星点点,举头四顾,天尽头除了黄沙漫漫就是嶙峋山峰,不见树木花草禽兽飞鸟冰雪河流,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等这些人世间司空见惯的场景,倒恍若天方夜谭了,唯一被宇宙飞船遗留下来的马克·沃特尼,是银幕外的我们与《火星救援》的维系,此刻,马特·沃特尼真正获得了被拥挤的地球聒噪得心烦意乱的我们梦寐以求的情感需求:孤独。
原来孤独是一种必须有参照才有价值的情感需求,不是吗?当马克·沃特尼感觉够不到比天边还要远的地球时,倒还能镇定自若地盘算,如何让自己尽可能多地多活一天,制造循环水、栽种土豆。照理,土豆的禾苗正茁壮之时应是马特·沃特尼最怡然自得之际,太阳日的120多天,马克·沃特尼驾驶着火星车捣鼓来捣鼓去,突然与休斯顿的航天中心对上了话,言语来去才三两个回合,我们看见,马克·沃特尼已经无语凝噎,那是孤独被撕开一个口子后喜出外望的极致表情,所以,马特·达蒙是个好演员。他不可能体验过这样的极度孤独,却将被围困在这样的孤独中困兽犹斗之际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后的感怀,用一个文字难以还原的表情,表达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同样的无可替代的表演,出现在第186个太阳日,这一天,马克·沃特尼被确切地告知,营救他的计划正在按部就班地顺利地一一实施中。
原来,美如仙境像梭罗的《瓦尔登湖》中所描述的孤独,必须有山水草木相伴,更必须能感知嘈杂的人群就在不太远的远方。当深陷如马克·沃特尼那样被遗留在火星上彻底的孤独中后,它就不如想象得那么美了。
不要厌倦拥挤的地球也不要厌嫌总是在你身边摩来擦去的人们,我想,《火星救援》以后,我将更珍惜与我爱的喜欢的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除此而外,《火星救援》更坚定了我的一个想法:科幻是电影一件最华丽的衣裳,褪去铅华,电影想要表达的,还是人世间最复杂又最单纯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