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直到快要走出小七孔桥景区,我们才遇到小七孔桥。
1835年清道光年间,以响水河为界,这一边是贵州,那一边是广西。一座七孔小桥架通了贵州和广西。100多年过去了,响水河两岸都已归属贵州,这一座小七孔桥,是那一段历史的记载,更为今天留下了一个念想。这个念想,七孔小桥被绿色藤蔓环抱,站在桥上看两岸,绿树婆娑绿荫浓郁;看桥下,富含矿物质的河水呈孔雀蓝色缓缓流过。极目四周,目力所及皆为青山绿水,只有几个贩着水果黄瓜和竹筒饭的当地人,隐隐出没在树林间。我站在桥上,恍惚觉得已进入廊桥遗梦中。
就这小七孔桥,就值得我们用5个小时驱车从贵阳到荔波。
而在小七孔桥之前,我们还看过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水上森林、鸳鸯湖、卧龙潭••••••
卧龙潭,没有逃出境内景点望景附意的窠臼,小七孔桥景区的这第一处景点,差一点让我失望得收住脚步。幸好,用船行替代步行鸳鸯湖,迅速消解了千篇一律的负面印象。从贵阳到荔波,海拨下降了数百米,又往南面靠了靠,顿觉燥热起来。划着船进入鸳鸯湖,凉爽又清丽起来,妩媚的山川让人在那个瞬间全部体力和脑力只够享受彼时大自然的恩惠。
水上森林,因为比常态多了许多的雨水,走在为游人特意修筑的石阶上,鼻腔里满是枯叶腐败的气息,就不那么美好了。倒是68级跌水瀑布,在层层叠叠的山径上一挂又一挂瀑布急切地垂挂下来,新奇又好看。倒是悬在大路旁的拉雅瀑布,因为水量丰沛湍急而阔大,壮观而出人意表——什么时候距离瀑布这么近过?
喜悦还未散尽,就遇到了小七孔桥,个中欢喜尽在文章开头。
1835年清道光年间,以响水河为界,这一边是贵州,那一边是广西。一座七孔小桥架通了贵州和广西。100多年过去了,响水河两岸都已归属贵州,这一座小七孔桥,是那一段历史的记载,更为今天留下了一个念想。这个念想,七孔小桥被绿色藤蔓环抱,站在桥上看两岸,绿树婆娑绿荫浓郁;看桥下,富含矿物质的河水呈孔雀蓝色缓缓流过。极目四周,目力所及皆为青山绿水,只有几个贩着水果黄瓜和竹筒饭的当地人,隐隐出没在树林间。我站在桥上,恍惚觉得已进入廊桥遗梦中。
就这小七孔桥,就值得我们用5个小时驱车从贵阳到荔波。
而在小七孔桥之前,我们还看过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水上森林、鸳鸯湖、卧龙潭••••••
卧龙潭,没有逃出境内景点望景附意的窠臼,小七孔桥景区的这第一处景点,差一点让我失望得收住脚步。幸好,用船行替代步行鸳鸯湖,迅速消解了千篇一律的负面印象。从贵阳到荔波,海拨下降了数百米,又往南面靠了靠,顿觉燥热起来。划着船进入鸳鸯湖,凉爽又清丽起来,妩媚的山川让人在那个瞬间全部体力和脑力只够享受彼时大自然的恩惠。
水上森林,因为比常态多了许多的雨水,走在为游人特意修筑的石阶上,鼻腔里满是枯叶腐败的气息,就不那么美好了。倒是68级跌水瀑布,在层层叠叠的山径上一挂又一挂瀑布急切地垂挂下来,新奇又好看。倒是悬在大路旁的拉雅瀑布,因为水量丰沛湍急而阔大,壮观而出人意表——什么时候距离瀑布这么近过?
喜悦还未散尽,就遇到了小七孔桥,个中欢喜尽在文章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