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看苏有朋——电影《铜雀台》

(2012-09-26 12:23:17)
标签:

杂谈

自《风声》中的白小年以后,苏有朋像是参破了表演的真谛。

贵为天子的汉献帝,因为被曹操这个有着强大气场的有谋略的武夫挟持着,用艺术再现的这个人物,一直是模糊的,顶着个懦夫的名位在东方时空里飘飘荡荡了千余年。懦夫二字说起来不费力,可要表现得对应上观众心目中对懦夫的定义,不容易。《铜雀台》里的献帝,应该是合格的。不仅是个懦夫,苏有朋给予献帝的,显然要比约定俗成的样貌丰富了许多。他忽而可怜忽而乖张忽而得瑟忽而哆嗦,皇后被曹丕按倒在眠床上他只会含泪高歌一曲《蒹葭》,吉平鼓动他复兴汉室时他居然能在瞬间顶天立地,曹操赐他自己射杀的猎物时他能恭顺地收下,伏氏策动刺杀曹操的行动败露后目睹爱将被迫食人生番他只能颤抖着说一句“这也太重口味了吧”便莫可奈何了……苏有朋将一个被挟持的天子拼死求活的无奈和狡猾,表现得入木三分,让人感觉苏有朋的汉献帝非常惊艳。

其实,《铜雀台》里的男演员,都有上佳表现,周润发以其一以贯之的控制力将曹操的霸气渗透到了银幕的每时每刻和一城一池。姚橹的前恭后倨、倪大红的引而不发、邱心志的偶尔露峥嵘……都有看头。相比之下两位女演员就弱了许多,伊能静的伏皇后是外强中干的,刘亦菲的灵雎没有逃脱其一贯的花瓶地位。这还是一部数位男人为了女人奋不顾身、粉身碎骨的戏呢,如果剥除了“三分天下之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件历史外衣后,这一点就更加彰显了。

伏氏刺杀曹操的阴谋被识破后,伏皇后被曹操赐死,并命令曹丕亲自手刃伏皇后。曹操大概是知道曹丕与伏皇后已经苟且的吧?如此阴毒的招数让曹丕左右为难,于是向献帝讨大赦令。献帝吟唱《蒹葭》背对偷欢着的曹丕和伏皇后的镜头此时闪回,于是献帝说他不管,无奈之下曹丕含泪一剑刺向伏皇后——此处,三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斗法的伎俩露骨地呈现在银幕上,可惜的是,伊能静的表演承担不起被三个男人围着转的重任。

同样的惋惜,还出现在曹操与灵雎的对手戏里。以疑心重著称曹操,怎么会倾情于路边偶遇的一个无来由的女子?更不要说让人找到灵雎送到自己身边。就算枭雄也有气短时,这种揣度没有问题,问题是曹操明明知道灵雎怀有刺杀自己的目的却还听之任之地留她在自己身边,灵雎该怎样冰雪聪明和天生丽质才担得起曹操的一往情深?刘亦菲的表演与曹操的态度很不对称。

除了女演员不给力外,《铜雀台》的另一个弱点是立意不新。就算是想为白脸奸雄曹操洗去一点不实之词,前面至少已有一部《关云长》。起点处就输了一成的《铜雀台》,靠什么将观众吸引进电影院?血腥和情色。

这是一部血腥味很浓的电影,最血腥的桥段是影片的开场戏穆顺和灵雎被粗暴地掳到一个暗无天日的地宫上天入地地训练杀敌本领。整场戏,几乎不见血色,一条被扔进水里姑娘们身旁的毒蛇、类似拳击台上的一对男人拔刀相向以及冰蓝色的场景设计,真是比血腥还让人寒颤。

哆嗦过以后继续随着《铜雀台》往下去,从一滴血到一瓢血到一汪血到满眼的血,暴力充斥着银幕,为了唯一的目的:刺杀曹操。从伏氏到吉平,杀向曹操的长剑短刀不断,他们为什么要杀曹操?《铜雀台》以为曹操该杀的原因观众应该知道,所以,不讲道理只堆砌场景。

至于情色,历史上曹丕与伏皇后是否真有过一腿?且不论。只是将曹丕仆倒伏皇后行苟且之事的场景安排在献帝的背影里,用电影中献帝的话说是不是也太重口味了?这样处理好看是好看了,只是看过热闹以后我忍不住要问:血腥和暴力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