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如死何时是终点?——小说《女生倦了》
(2012-04-30 21:23:45)
标签:
杂谈 |
我喜欢在有太阳的午后,偷偷溜出单位的大门,往左拐走十来步再往左拐走十来步,就到了愚园路某某号的弄堂里。最好是冬日,这时候,弄堂里安谧得与几步之遥的愚园路上车水马龙的景象恍若隔世,几个年龄相去甚远的女人围坐一圈也不搭腔地织着绒线,使安宁愈加安宁。
唐颖的小说,不论场景在新加坡还是在上海,总让我读出这样的况味,所以,她的新作《女生倦了》(发表在《收获》杂志2012年第2期上)还未展读就喜欢,女生倦了,是不是冬日暖阳下愚园路某号弄堂的真实写照?
却意料之外地写了一段“文革”往事。
夏日午饭后,什锦妹、徐鹿、老牛和那对双胞胎姐妹总喜欢闯进老牛家的客堂,她们挤坐在长长的沙发里,用肢体语言解脱掉餐后的懒与乏,随后风一样跑向学校,以免迟到了被老师苛责。
故事应该发生在“文革”后期了,学校已经复课,学生开始慑于老师的威严。
倦了的女生眼神虽然慵懒,但正因为这样,她们没有杂色的眼睛看见的然后记在脑子里的画面也应该是如假包换的,没有烙印上自己思想的印迹。
她们看见了什么?
邻里中年妇女,天天一身华服地在自家院子里“碰擦擦”地跳舞,跳到兴头时会邀请驻足门外的5个女生同乐,每每,4个女生会被她非正常表情和非正常状态吓唬得抱头鼠窜,而5个虽倦了却灵敏的女生的感觉奇妙地正确,这不,爱跳舞、爱打扮的女邻居赤裸着身子在弄堂里狂奔起来……
老牛的爸爸,曾经开过一间私人诊所,“文革”后成了街道医院的医生。老牛的妈妈成了只会将自己涂抹成鬼魅样冷看风景的“假人”,老牛的爸爸只有从有着金黄发梢的徒弟那里获得些微慰藉。饶是这样的师徒情,都不见容于那个年代,小说快要结尾的时候,老牛的爸爸被定为流氓罪收监。
而什锦妹偶然和懵懂之下闯入的疯人院,是怎样的人间地狱?那么汁液饱满的小姑娘,仅仅一夜,就变成了一朵蔫了吧唧的明日黄花。
这些情节叠加在一起,再琢磨唐颖为这篇小说起的名字“女生倦了”,似乎就不是愚园路某号弄堂里午后的阳光那么单纯了:轰轰烈烈的“文革”到了《女生倦了》的时候已经被时间晒蔫了,可是,“枝条”上的刺却丝毫没有因为“枝条”的蔫吧而疲软,它们那么尖锐地针扎着收到伤害的人们的灵魂和肉体,中年女人、老牛的爸爸以及什锦妹,他们的生不如死将到何时是终点?小说没说,我们大概已经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