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睿智老人的温和叙事——电影《战马》

(2012-02-26 22:05:14)
标签:

杂谈

 

年近耄耋,愈加温和

没法不将《战马》跟《辛德勒的名单》比较,同一位导演拍的同样题材的电影,斯皮尔伯格的战争片。

在帕尔曼那能将人的情感拽成似断非断的游丝的琴声中,一个红衣女孩凸显在一大群乌泱泱的人群里,这样的对冲,一次次出现在《辛德勒的名单》里,使斯大导的这一部战争片,成了我们观影者乘坐的过山车,随影片的推进跌宕起伏,将斯大导想要表达的思想深深地镌刻在了心底。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尖锐的电影。

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拍战争题材的影片,这一回是继续尖锐吗?

战争片,如果没有尖锐,还有意思吗?

可是,再大的导演也会随岁月的流逝变老,而睿智的老人,总是温和,所以,《战马》是一部温情脉脉的战争片。

毫无疑问,那匹叫乔伊的骏马是影片的主角。如果实在要选一个谁当这部影片的主角,阿尔伯特?艾米丽?被枪毙的两个德国兵?还有……他们都担当不起斯皮尔伯格的主角。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雷恩》之后再拍战争片,还说战争残酷?还说战争不义?这样的老生常谈怕是我们愿意听斯大导也不肯用他有限的生命再重弹老调。可是,关于战争,还能找到新的话题吗?《战马》告诉我们,没有。可是,《战马》还告诉我,战争的残酷和不义任我们怎么想象,都是及不上真相之一二,所以,斯大导决定如实照录。用谁的眼睛去看人类的互相残杀?用谁的眼睛去看都会因为立场而使连天炮火变成正义的或不正义的。只有乔伊,一匹矫健的骏马,才有可能将看到的战争客观地呈现给我们,所以影片这样安排情节:爸爸为讨阿尔伯特的欢心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花30基尼买下了一匹小马驹,阿尔伯特兴奋之下费心驯服他命名为乔伊的小马。为了不让农场主牵走乔伊,阿尔伯特含泪让还稚嫩的乔伊犁地。战争来了,日子过不下去了,乔伊还是被卖到军队里当了英军的战马。英军战败,德军俘获了乔伊,被德国逃兵当了坐骑。德国逃兵被抓获击毙,乔伊成了可爱的小姑娘艾米丽的伙伴,可是乔伊的好日子没有过上几天,就又被德国人抓取拉辎重。沉重的大炮、泥泞的道路、让乔伊惊恐的桥炮声,或许还有乔伊看得懂的杀戮,让乔伊愤而挣脱德国人手里的缰绳,一头扎进铁蒺藜……

其实,战争的场面,在《战马》中的比例不大,更多的篇幅,斯大导用在了阿尔伯特家买马、驯马以及用马的过程,就是影片的结尾阿尔伯特牵着乔伊回到家乡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的那一场戏,如血的残阳下,乔伊、阿尔伯特、阿尔伯特的爸爸妈妈站在自己的家园里默无声息。这一幅画面凝固了一般在银幕上“呆”了数分钟,超过了任何一场战场上的杀伐戏。于是,我们有理由怀疑斯皮尔伯格驾驭战争片的能力是否也随年华老去而慢慢丢失了?我觉得不是。

阿尔伯特家在战前其实也是苦度时日,斯皮尔伯格却用那样大的篇幅渲染艰苦却田园的日子,是要告诉我们战争连那样的日子都断送了,我以为这样的表达比直面战争更让人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不义。

而可以媲美《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的《战马》的音乐,更是让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数度潸然泪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