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巧合不那么多——电影《浮出水面的影子》

(2012-02-24 11:15:39)
标签:

杂谈

这些巧合叠加在一部电影里,太多了。

周露的爸爸在周露7岁那一年为了替周露买娃娃,车祸致死;周露在她13岁的某一个晚上被妈妈撞见躺在了养父的身边,而当晚周露初潮,妈妈理所当然地联想到丈夫在帮周露荡秋千时周露的尖叫就以为他强暴了周露,一刀捅死了丈夫;22岁时,周露被人强奸,她才明白养父是冤死的妈妈为误会付出了差不多是生命的代价;被怜香惜玉的王厨师娶回家的周露,到底不想将被人强暴的事情隐瞒一辈子,哪里想到王厨师的温情脉脉经受不住妻子被人侮辱的波澜,他的粗暴让往事那么真切地重现在周露脑海里,他成了妻子的刀下鬼……

似乎很难责备电影《浮出水面的影子》的编剧兼导演贾东朔,他想要在这部电影里表达的内容和想法以前好像只在英国或者法国的电影里才见得到,一部中国电影想要到达那样的境界,跨度太大又实在想要跨上去,用力过度就在所难免。

贾东朔到底想要呈现什么内容什么思想?

周露7岁那年的家庭变故,如楔子一样插在幼年周露的心里,于是,因为当京剧演员的妈妈总是迟归而喜欢睡在爸爸身边的这个行为,因为爸爸的意外过世病变为梦游。也就是说,13岁那一年周露躺到养父身边是因为月黑风高之夜的惊恐致她发病使然。22岁那年遭遇的强暴让周露猛然醒悟当年的迷糊害了养父和母亲,多重打击之下周露的心理疾患愈加沉重,以致误解了已经释然了的丈夫的求欢,又一个悲剧发生了——贾东朔想要用这部电影告诉愿意接受他这部电影的观众,一直被我们忽视的柔软之处不因为我们的漠视而风平浪静,相反,因为我们的忽视和漠视,那里的一丝风一滴雨都会被我们错误地理解,从而风和雨的殃及者被误读被鄙视被错投进监狱甚至被错杀。贾东朔通过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唤醒我们能公正地对待像周露这样被病魔加害得无法左右自己行为的病人,给予他们及时的治疗和关怀,那样,发生在周露身上的家庭悲剧,就会减少到最轻乃至没有。

觉得《浮出水面的影子》是一部好电影,还有一个原因是贾东朔把观众当成可以平等对话的对象,所以,讲故事的过程中他总是点到为止,让观众与电影互动起来跟他一起将电影演绎到结局。怎么用文字告诉你贾东朔的故事是怎么陈述的?就像印象派绘画,画布上所有的风景和人物都是用油彩点染出来的,近看和看局部你什么都看不真切,只有等到字幕缓缓升起时,那些色彩的斑点才会被你看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比如,我一直不理解周露的妈妈对周露养父的行径何以要冲动到用刀解决问题?原来,这个因为漂亮而有些轻浮的女人,早就属意于周露的养父,其实,养父是亲生父亲,那就简单了,她怎么可能容忍乱伦的罪过?

除了巧合过多,《浮出水面的影子》真的是一部出色的小成本电影。可惜,电影不可能过多地解释法律条文,于是,当周露因为被确诊有精神疾患而无须承担弑夫的法律惩罚后轻捷地走在阳光下花丛旁时,许多人给出了坏评:什么乱七八糟的电影!尽管在那些被中国电影“娇宠”得看电影不动脑的观众看来《浮出水面的影子》是一部叙述得颠三倒四的电影,贾东朔引用的两段音乐告诉我们,那其实是一部直接的电影:周露的思维和心理如同萨蒂的《裸体舞者》,蒙昧不清晰,但是,舒曼的《梦幻曲》足以能让她得到纾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