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哥在嘛”

(2011-12-09 16:18:24)
标签:

杂谈

 

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很担心这些在一个孩子的家里长大的他们会孤独,所以,千方百计让他们有个伴。

辰辰是我老公哥哥的孩子,跟我儿子是血缘最近的兄弟。他们一个苏州一个上海长大,一年中能遇见的日子不多,尽管如此,这相差才3岁的兄弟我们以为应该无话不谈,奇怪的是逢年过节兄弟俩遇见了也没见他们当众说些什么,更不要说窃窃私语了,倒把我们急出两手汗来,说:“你们两个是最亲的兄弟了,你们应该无话不说呀,你们应该互相帮助呀,你们应该……”这么多“应该”说罢,他们还是形同陌路地坐在他们爷爷奶奶家的餐桌旁没有声息地自顾自吃饭。

巧了,今年9月底,他们不约而同都去了日本,一个在一桥大学,一个在千叶大学。他们离开家的时候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们在异国他乡能够互相照应。我们心里是明白的,都是些不说白不说的车轱辘话。

他们到日本一个多月后,我问我儿子去没去过千叶,我亲爱的儿子答复:“千叶有个毛啊,除了地震。”我哭笑不得:不是还有你哥吗?

辰辰到底大了3岁,人家主动要求去一桥大学所在的国立去玩玩,被我儿婉拒:“我很忙很忙很忙……”消息七兜八转传到耳朵里,我的脸有点挂不住了,急煎煎地找到我儿说:“辰辰圣诞节要去德国,你3月就要回家,你们无论如何要在日本见一面,不然算什么!”好在,我一旦发威儿子他就是不情愿也得照办,不久传来了一个消息,两个人相约在东京玩了整整一天,中午AA制吃的饭,晚上则由拿留学津贴的哥哥请客。

他们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惊愕之下我实在不能想象两个见面说不上一两句话的兄弟,肩挨肩地走在在东京街头,怎么商量去哪里玩?怎么商量吃中餐日餐还是西餐?怎么……总之,过程会怎样?急于想知道。就是急于想知道也不能问,此时怎么问错的都是我们。

如果半年日本我儿的学业没有丝毫长进,以他现在的表现我就觉得这半年日本来的很是时候。别的不说,仅说与人交往吧。在家的时候,要么在学校上课要么回家面对着电脑,他不看电影,不与同学以外的任何人交往,不关心柴米油盐,国家国际大事只注目灰暗处……总之,电脑是他全部的世界。如此状况我们真的很担心:他还会与人打交道吗?到日本后,他要买被褥什么的,只好学着关心衣食住行;学校安排给他一个HOSTFAMILY,他只好每个周末去人家家里吃饭跟人家的两个小女孩说话——这事儿,虽没听他置喙什么,但是,起初的不情愿是显而易见的,渐渐变得乐意也是显而易见的,说要跟HOSTFAMILY一起去浅草,喜悦之情已经溢于言表。最近说起他遇到的HOSTFAMILY特别热情,更是喜笑颜开啊,“又送巧克力来啦。”他说。我知道,他在意并不是巧克力,而是通过巧克力传递给他的关怀。

这种关怀渐渐渗透到他的行为举止。那天深夜,我们用SKYPE聊天,他说千叶又发生6.1级地震了。我赶忙问:“你哥怎么样?”他答:“我马上联系他了,他说没事。”其实是稀松平常的对话,我听罢竟有些激动,接下去听他讲找教授探讨去一桥大学读研究生的可能性时,已有些心不在焉,只是随口漫应道:“反正该问的都要问清楚,回国后再想要问就不容易了。”他答:“没事,反正我哥在嘛。”

以前,什么时候听他用这样的口吻提到过辰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