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地方——喀纳斯

标签:
杂谈 |
还是7点多钟上的路,在盘山公路上转来转去,到贾登峪,已是午饭时。先吃饭,西红柿炒鸡蛋、酱烧茄子、清炒西葫芦、素烧冬瓜、白菜粉丝……这才明白在“胖嫂”导游为什么不让我们点蔬菜,“上山以后都是蔬菜!”可怎么会想到素得这么彻底?想不通的是,来的路上看到的是满山坡的羊和牛,就是不见蔬菜,为什么不让我们吃羊肉和牛肉而是一桌子从山外运来的蔬菜?有羊肉,烤的串的都有,贵!是不是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市场规律?在新疆几天里,宾馆的早餐就从来没供应过牛奶,奇怪。
从贾登峪到喀纳斯湖边,还有悠长的山路要走,必须乘坐景区提供的所谓环保车了。
车在山路上开了一会儿,有人大叫:看,神仙湾!越过车窗随惊叫的人手指的方向望过去,一湾颜色在蓝、绿之间的水正淡然地斜睨着我们艳羡,兀自享受着白云蓝天和漫山遍野的绿色。车厢里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大概没有人在这一湾好水身旁还能无动于衷的。只有经验老到的纹丝不动:先看喀纳斯,然后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地一个个停留。
车不走了,距离喀纳斯湖还有1100余级台阶。还能犹豫吗?哪怕有4000级台阶。每一级台阶上都要鲜红的油漆标着序号,第一次见识如此有趣的创意,是在德国的海德堡,将爬山的体力活游戏化,严谨著称的德国人有此创意说明他们严谨之中有松弛。2003年的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们景区的台阶也标上数目字,岂不一样有趣?当然,黄山、华山不能标,不然要吓退多少腿软的人?这不,1100余级台阶,就让不少人打了退堂鼓。我们拾级而上,累过以后,梦中的喀纳斯湖就在眼前了。
该怎么形容喀纳斯湖水的色彩?他们说这一湖水会随季节变换,或白或红或杂色纷呈,我笨,就是无法说清楚8月的喀纳斯湖水到底是什么颜色,说它是蓝绿杂糅在了一起吧,它被群山峻岭紧紧拥抱着,浩浩汤汤地往远处去,一个弯一个弯有一个弯……来过的同伴说喀纳斯湖有六道湾,可如今可让我们看的只有三道湾。枯木长堤外出了第六道湾就能遥看吉尔吉斯斯坦——这样的场景我们只能想象了。
回程。
虽说很累,腿已经不听使唤,但是,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我们一个都不愿意放弃。卧龙湾灵秀,月亮湾河心的那两只前后迈着步伐的“大脚印”,真叫人屈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仙湾,我们逗留了很久很久,因为我们想沿着喀纳斯河边的草原走一走。这一走,就遇到了一双小姐妹。我们问:你们几岁了?姐姐伸出右手的四个指头答:“四岁。”妹妹呢?姐姐答:“她听不懂也不会说。”说着,抓过妹妹的手掰出两根手指回答我们:“两岁。”两个脸上糊着泥巴的小姐妹,煞是可爱。如果有人帮助她们拭去脸上的蒙尘,会更可爱。于是,我们尾随她俩回到他们的家蒙古包外,也许是她们的老奶奶的沧桑老太正在院子里忙绿着。我们正想着给他们钱是不是合适,见院子里晒着像是奶制品的食物,便问奶奶:这是什么?卖吗?多少钱?奶奶答:奶疙瘩,10元5块。我们马上掏钱买了些。付钱后忙不迭地掰下一小块尝尝,酸,酸得难以入口,想必是新鲜牛奶发酵成酸奶后晒干的东西,我们不习惯。
神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