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皇顶到毓璜顶——看烟台
(2011-07-15 13:02:42)
标签:
杂谈 |
才去的烟台,yu huang顶这个名字却早已耳熟能详。
婆婆是烟台人,自嫁入他们家以后,年节一家团聚没少听老人家回忆往事。随着她年事渐渐增高,回忆也越往早年间推去,知道婆婆的父亲毕业于燕京大学外语系,是烟台一所教会学校的校长,赚到钱后就在yu huang顶置业。如所有略有薄产的家庭一样,婆婆家的位于yu huang顶的几十间房子在解放初归了公家。
初听这段往事,我们正为分不到4平方米的琴房而不能结婚犯着愁,虽说yu huang顶的房子绝对跟我们无关,还是为之欷歔了。
从来没有想过要问婆婆,yu huang 顶怎么写,想当然地以为,那就是玉皇顶。
此回去齐鲁大地取经加红色之旅,烟台是途中一站。那天早上早早从青岛出发,到烟台已是午间。吃过午饭“潜入”烟台报业集团8楼的会议室,报告一听就听到了傍晚。晚饭过后,天已擦黑。我想去玉皇顶,有人吓唬我:那里很黑,一边又是大海,你一个人绝对不能去!又没有人愿意跟我同行,我不一个人去怎么办?
没有听从他人的劝告叫一辆出租车直接把我送到玉皇顶,而是从我们投宿的碧海大厦步行过去。幸亏如此,过了两个街口,就开始缓缓上行。扭来拐去地穿过一个建筑工地,就是毓璜顶医院了,啊,原来是毓璜顶!恍然之下,为眼前的毓璜顶医院的宏阔震慑。不是亲眼所见,不会相信与烟台这座小城匹配的医院竟是如此器宇轩昂!它不是大城市里那种以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招摇的大医院的模样,而是,憨厚的多层楼房不疾不徐地慢慢铺排开去,拐一个弯再拐一个弯,饰以灰浆的原色——这就是医院应有的样子嘛,我觉得,怎么会在烟台?回家后上网查资料,知道这家创建于1890年的医院,其前身是美国长老会创办的教会医院。这就对了,我婆婆的父亲不就是教会学校的校长才得以有财力在此处置业的吗?那么,医院对面的这所现名为毓璜顶小学的学校,是不是他当年供职的地方?校舍在沙沙作响的树丛掩映下优雅地静默着,让我找不到答案。
毓璜顶公园果然很暗,让我站在上山的路口犹豫起来。附近的居民显然将爬山当成锻炼的方式了,所以,暗夜中不停地有人从我身边走过、上山。我决定跟在一对母女身后上山去,好在,山不高,且有几处曲径通幽处,那里,人们正随着音乐的节拍享受他们的寻常生活。毓璜顶不高,对我而言意义大于风景,所以,我在扶疏中穿行了近一个小时,才下山。
想沿着来时路回宾馆的,那样不会迷路,可是已经迷路得找不到来时路,就先出了公园的大门。哪里想到,这一错误让我见识了真正属于烟台的建筑,中西合璧的小楼依傍着毓璜顶疏密有致地挨着,煞是典雅。如果不是天太黑,我想我会在此徘徊再徘徊,仅在这方圆里,做一个烟台人是值得向人夸耀的。走出这千米以外,烟台正在向全中国所有的小城看起:南大街、北大街、百盛百货公司、高到你的想象无法与小城对接的大楼……
第二天早上,离开烟台去威海。车穿过南大街一拐弯便进入烟台的沿海大道,长且蜿蜒,与另一边的别墅山庄、花园楼盘辉映着,时尚而又悦目。可是,为什么是烟台而不是日照?而不是威海?甚至,不是珠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