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四重奏》真纠结
(2011-02-25 13:37:43)
标签:
杂谈 |
电台经典947《与你共享》节目的主持人蛮折腾的,每周要为自己的节目设计一个主题,比如最适合在节日听的古典作品、最忧伤的古典作品、最有女性气质的古典作品等等。本周她设计的主题是“最纠结的古典和跨界作品”。
星期一傍晚听着《与你共享》准备一家人的晚餐,“最纠结的古典和跨界作品”?我心想,这主题有的讨论吗?把纠结的情绪放进音乐里的作曲家太多太多了,比如马勒、勃拉姆斯、斯特拉文斯基……音乐响起,那么熟悉的旋律,我愣是一下子不能说出它的标题,直到收音机里又传出主持人温软的话语。维瓦尔第《四季》中的《夏》!只因为主持人将其归为最纠结的音乐作品,迷惑得我一下子忘记了它的名字!《四季·夏》怎么可能蕴涵纠结?那么欢快、那么喜庆,以我的生活经验去理解300多年前维瓦尔第时代夏季的景象,应该是枝头挂满果实、田地一派丰收预期的令人喜气洋洋的风情,表现这种场景的音乐怎么可能纠结?我也是容易被懵懂,主持人一捣乱,我竟把最熟悉的旋律陌生了。
接踵而至的作品倒是蛮纠结的,德沃夏克的《美国四重奏》。
这两天,一有可以沉醉的时间就挂在网上听普拉斯科弦乐四重奏团演奏的德沃夏克《F大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20多分钟四个乐章的这部作品,欢快是主旋律,瞧瞧这四个乐章的小标题:从容的快板、极快板、极快板……也许这是四重奏的固定格式,那么,德沃夏克亦是“将计就计”,把欢快的情绪密布在作品的第一、三、四三个乐章里。1890年代的美国,正处在生机勃勃的青少年时期,景物是欣欣向荣的,人物是天天向上的,远渡重洋从捷克到达美国的德沃夏克,一定会被新大陆上忙碌的人群以及未知但一定光明的未来吸引,所以,在自己的作品中讴歌新大陆的新气象,应当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一遍遍地听《美国四重奏》,你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四重奏》之所以被命名为《美国四重奏》,只是因为其发端、完成于美国,它真正的主题还是作品第二乐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你可以检索到第二乐章那段最动人的、先由小提琴主奏大提琴加盟进来的旋律灵感来自黑人灵歌《深深的河》,什么叫“用他人酒杯里的酒叫自己心中的块垒”?这便是。德沃夏克,来自捷克。凡是到过布拉格的人,哪怕是外乡人,都会念念不忘这座城市将历史和现代杂糅得严丝合缝的优游不迫,皇宫区、老城区、新城区,再加上川流不息的伏尔塔瓦河,怎么可能被新世界的美丽替代得在德沃夏克的心里没了踪影?相思什么时候到来最合适?遇到的新欢一无是处的时候,可是,德沃夏克的美国也是良园,有著名的《自新大陆》为证。一方面是真心喜欢美国,一方面是不能割舍对故乡的追怀,诸般情感融汇在《美国四重奏》里,所以,很赞同喜欢折腾的主持人将《美国四重奏》归为最纠结的古典作品。
音乐家也是无事生非的族群。想想德沃夏克,眷恋故乡,可以守着伏尔塔瓦河再谱一曲《我的祖国》;喜欢美国,可以依傍着《自新大陆》抑或《美国四重奏》过踏踏实实的世俗生活,可他,总是牵挂着远方。我们因此有福了,听着他谱写的好音乐兴致所至胡乱说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