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umei2215
wumei221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674
  • 关注人气: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蜗牛背上了重重的壳

(2011-01-20 15:49:31)
标签:

杂谈

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吃晚饭。一盘红烧带鱼没剩几块了,爸爸对儿子说:“我把差的吃了,剩下的你吃掉。”儿子一听皱眉回答:“您要吃哪一块就吃哪一块吧。吃一块鱼都要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一言既出,举座喷饭。时过境不迁,孩子的一句烦言,是不是击中了时下家庭教育的软肋?

就我自己而言,从孩子上小学的那一天开始,除了他住校的一年多里,我几乎每天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床,唤醒他,在他刷牙、洗脸的时候,替他准备简单的早餐,等他吃罢早饭出门时,我不忘记叮嘱一句路上注意安全,然后,站到窗前,等到下了楼的他回身跟我招招手,清晨的节目才算落幕。春秋时节,气候宜人,离开暖和的被窝尚不费劲。寒冬腊月,说这活儿有滋味,那也是苦涩大于欢喜的。所谓简单的早餐,也就是一杯牛奶、一个包子或者一个面包、一个鸡蛋,等到他读了高中,完全可以自己打发,可是,我觉得孩子天天那么早起床上学去,太辛苦,我无以分担,在他吃早饭的时候说几句温软的话给他听,好让他揣着愉快行走在上学的路上。事实上,我孩子从未视上学路为畏途,多少与我坚持了十余年的“早课”相关。

如今,孩子已经读大学,再也不需要我的“早课”了,可“早课”已成为我家的一段佳话,并常常被祭出附着教育意义,比如:你妈妈为了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以后一定要报答她——这是我最反感的一句貌似关切的话。我以为我为我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当你决定让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这个孩子带给你的责任,而这个责任,是你自己赋予自己的,与孩子无关,更不意味着“零存整取”的投资效益。

自我表扬一下,有多少家长能有我这样的境界的?单位组织的小学生数学、英语、写作竞赛,参赛的小学生一千多,送孩子来的家长能把偌大一个操场挤满。我做一趟有心人,在家长群里来回穿梭,听到最多的议论除了他们的孩子参加了多少场赛事外,就是“我们现在为了孩子能做得都做了,不知道他们长大以后也能像我们对他们一样对待我们吧。”话固然不错,当时听得也很入耳,可如今对照孩子“都要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烦言,我替考场内的孩子们感到负担沉重。原来,我们的家长将满腔的关爱毫无节制地倾泻给孩子的时候,不是无偿的,而是把自己置于了道德制高点上。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在孩子面前毫无心理障碍地经常使用这样的句式:我们已经……你居然还……。如此句式用多了,生性敏感的孩子会背上沉重的道德负疚感——蜗牛背上了重重的壳后,你还指望它能走多快、走多远?

如此关照,美国文化背景的家庭教育,将父母与孩子的养育职责约定俗成为孩子的18岁成年那一天,这不是美国的父母人情味稀疏,而是,释放了郁积在孩子心头被精心照拂后必然产生的报恩心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