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唯一的出路吗?--------看了电影《海伦》
(2010-09-08 14:16:04)
标签:
杂谈 |
移动硬盘里有那么多电影,偏偏选择了《海伦》。
电影开篇,一场生日家宴正在进行,主角是海伦。当海伦被叠放在钢琴上的生日礼物惊喜得破例在家里为宾客表演节目时,依偎在她身边的女儿以及不远处深情款款地注视着她的丈夫戴维,都让我觉得将要看到的是一部温馨的爱情片,而当海伦和戴维在蓝调歌声中相拥着翩翩起舞时,我觉得自己的直觉美妙无比:在这个夏末初秋的夜晚,看一部温暖的电影等待一会儿将要进行的中国对立陶宛的男篮大赛,堪比逍遥游啦。
电影在进行,气氛变得阴郁起来。先是,好好地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音乐理论的海伦,只说了一句开场白就难以为继了,只能躲进洗手间不停地掬水泼向自己的脸;后来,随戴维参加朋友聚会,席间的话题不免八卦,可是,紧张的工作之余以此找乐也未尝不可,但转眼间海伦不见了,直到找到家里,戴维才看见倒卧在沙发里的海伦,“对不起……”这成了海伦以后生活当中的口头禅;洗净了的衣物,海伦无力将它们从洗衣机里取出晾晒,只能倒伏在地失声痛哭;性起了拿出记录往日生活的电影看了起来却勾起难以释怀的伤心往事哭倒在床上,戴维回家看到的是狼籍一片的房间……甚至,夫妻生活中,海伦都无法控制自己刹那的情绪泪流满面!争吵难以避免地出现在戴维和海伦以及海伦与前夫的孩子朱莉曾经美满的家庭里。
看到这里,我明白,海伦罹患了抑郁症。我不怀疑自己的判断,我要把这部伤感的电影看下去的唯一理由是:怎么帮助海伦的?
这时候,戴维还没有意识到妻子病了,只是跟许许多多不能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电影观众一样,埋怨海伦守着一份好日子不知道怎么好好过,直到海伦试图自杀。
戴维把妻子送进了医院,可是,当医生告诉戴维他的妻子没有器质性的毛病并建议他带上海伦去看精神科时,戴维勃然大怒,“你没看见她已经昏倒了吗?”他喊。所有不了解抑郁症病程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觉得人的机体出现状况是无奈的值得同情的应该获得帮助的,而抑郁症?抑或是精神类疾病的病患,都有患者主观故意的成分在里头,所以我们不可理喻。像我,也算是知道一些心理疾患的来龙去脉,可是,听说妈妈病症严重起来了,头一个反应就是:干嘛呀,放着好好的日子不好好过。殊不知,病患所有的生理、心理反应都是病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就像感冒了你无法控制流鼻涕、头疼、咳嗽甚至发烧一样。我们的反应也直接导致了精神类疾病患者容易讳疾忌医,像海伦,12年前就曾经发作过抑郁症,可与她结婚已达7年的戴维竟然不知道妻子有这样的隐患,想一想,7年中,海伦得用怎样的毅力才能在家人面前表现出她一切正常的状态呵。
海伦的生活因为海伦的抑郁症显现而变成了一团乱麻,可她,宁愿蜷缩在与她同病相怜的学生玛蒂尔达的小窝里也不愿意寻求治疗,为此,她还动用了法律的手段让自己走出医院。
又一次发病,海伦差一点倒毙在海滩上。就此,让海伦决定接受电击治疗。治疗的过程很是痛苦,也让海伦失去了部分记忆,可是,看着海伦在雨中隔着一条马路深情地望着丈夫,我们知道,海伦得救了。于是我想:也许电击疗法真是解救抑郁症患者的唯一手段?同样患有抑郁症的玛蒂尔达在症状如潮水一般袭来时弄伤了自己,又在海伦稍不注意的时候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海伦和玛蒂尔达,《海伦》的创作者似乎在用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抑郁症患者的出路在哪里。可是,让病患去医院接受电击治疗,对病患家属的心理震撼如暴风骤雨,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消受得了的。所以,在确定妈妈抑郁症病情加重后不久,在众多的选择中我选择到了电影《海伦》,老天到底在暗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