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在地拥抱着幸福
(2009-06-12 23:17:16)
标签:
杂谈 |
奇怪,一听到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我就想起一部电影
自从妻子玛吉病逝后,山姆就一直带着8岁的儿子乔纳默默生活着。他谢绝朋友的安慰和再婚,他相信真正的爱只有一次,他永远不会再找到像玛吉一样的女人了。为了调整心情,他决定离开芝加哥到西雅图去过一种新的生活。一年半以后。巴尔的摩的一位女记者安妮与男朋友沃尔特订婚了。她决定去华盛顿和男友一起过圣诞节。在汽车上,安妮打开收音机听情感热线,正好听到乔纳打电话要给爸爸找一个妻子。山姆十分生气,但在主持人的耐心劝导下,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知道乔纳需要一个新妈妈,但他明白再也找不到像原来那样完美的家了。安妮被这个伤感的故事深深触动了……
对,我说的是10多年前的老片子《西雅图不眠夜》。
第一次听到门德尔松那有一缕轻愁的幸福的旋律,是在20多年前了。那时,我家在一条小巷深处。记得是夏末初秋的深夜,我约会后正走在回家的小巷子里,隔壁弄堂高楼的一扇窗户里传出的隐隐约约的琴声一下子击中了我,我只能靠在墙头安静地把乐曲送走,才能摸出钥匙打开家门。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知道这曲子姓甚名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直到几年前我迷恋上穆特买了一套《穆特演奏的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才将这段幸福的旋律归了位。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不是我最宝爱的,却是我时不时会听上一回的曲子。很少有作曲家会将最得意的心里话在乐曲一开始就和盘托出,所以,许多作品最优美的总是第二乐章。门德尔松非但在第一乐章就不加掩饰地热情洋溢起来,还开宗明义就是乐章乃至乐曲的主题,在美得无法用文字转述的主题的引领下,我们沐浴在门德尔松用五线谱营造出来的春风里,枕着花海、闻着花香,听着溪水潺潺流着、看着白云慢慢飘着……所以,喜欢豪迈音乐的人会哂笑着轻慢门德尔松过于甜腻过于柔媚。也正是门德尔松的甜蜜和柔美,叫我一听这曲子,就想起《西雅图不眠夜》,将它比附于收音机里的情感热线。我们不是玛丝洛娃,我们不是艾斯美拉达,我们不是于连,我们不是盖茨比,终了我们的一生也许都不会遇到他们那样的爱恨情仇,但是,喜气洋洋的时候总是有的,黯然神伤的时候总是有的,就像《西雅图不眠夜》里的山姆和安妮。如果不是收音机里的情感热线,山姆与安妮怎能越过茫茫人海将感情寄托给彼此?而我们,没有门德尔松,当与小喜悦不期而遇的时候和谁分享?当小忧伤不期而至的时候,心事与谁说?就把穆特的这张唱片和《西雅图不眠夜》一起放在非常顺手的地方,想让眼睛愉悦了,看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在荧屏演出轻快的浪漫故事;想让耳朵舒畅了,听穆特携门德尔松在音响里演奏温存的小提琴协奏曲。一曲终了,撩起窗帘,多半是“灯半昏时,月半明时”,此夜,梦里全是笑颜。也有例外的时候。本周上海突降冰雹,鹅卵石大小的冰雹在昏天黑地中噼里啪啦敲打屋顶和窗棂时,我正听着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穆特的琴声婉转入云霄,我感觉到自己正实实在在地拥抱着幸福。
PS:这阵子总听穆特演奏的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什么?下周二要去东艺听美国国家交响乐团,想预习一下再去听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