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中国电信业 | 
智能手机渐成主流
近几年来,智能手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数据显示,2005年智能手机和多功能设备的出货量达到了5500万台,同比前一年增长了165%;而且,这一势头还在持续快速攀升。从IDC的数据统计来看,智能手机的市场在未来5年(2006~2010)保持超过10%的增长,到2008年,智能化将是PDA类、PIM类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
易观国际也预测,到2008年,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量将达到1764万台。
智能手机前景无限
智能手机作为集语音通讯、多媒体和掌上电脑功能于一体的移动信息终端产品,无论从应用的角度还是方便的程度上来看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智能手机价格逐年下降,以及运营商定制等因素影响,对该产品的市场增长都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诺盛咨询认为,采用应用处理器、安装开放式操作系统、支持第三方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的手机属于智能手机的范畴。是否安装了Symbian、Linux、Windows、Palm等开放式操作系统成为用户判别智能手机的简单方式。
智能手机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强大的功能,对于数据业务的支持使得智能手机在3G服务普及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诺盛公布的数据发现,2005年,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已经达到5500万部,是2004年的2.6倍;未来智能手机的市场将继续保持迅速增长的势头,出货量和占手机整体市场中的比例都将继续增加。
普及化时代来临
在SINOCES展会上,《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记者发现:夏新一款采用微软最新的Windows Mobile
5.0操作系统、具有全屏手写功能、配备了Intel Xsale
312MHz的CPU以及2.4英寸的26万色TFT显示屏和200万像素摄像头的电脑手机,其上市价格仅为2900多元。
夏新移动常务副总经理谢洪泉表示:“这样配置的产品就该卖这么多钱,卖到五、六千元并不正常。我们将依靠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打破长期以来困扰智能手机发展的价格门槛,开启将智能手机拉下神坛的普及化时代。”
赛诺调查数据显示,智能手机市场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已经持续多年。尽管进行了多年的市场培育,但智能手机占整个手机市场的份额仍然在6~7%之间徘徊。
“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产品的平均价格始终无法突破普通用户的心理承受底线,价格已经成为制约智能手机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的门槛。”
谢洪泉称,“随着以夏新为代表的主流手机厂商全面进军智能手机领域,将结束智能手机多年来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使其真正走入普通用户的视野。”
file://Tc-server/files%20(e)/SinoCES2006/9%C3%88%C3%95/%C3%8D%C2%A8%C3%90%C3%85/P26/%C3%8D%C2%BC%C2%B1%C3%AD12004%C3%84%C3%AA%C3%96%C3%812008%C3%84%C3%AA%C3%88%C2%AB%C3%87%C3%B2%C3%96%C3%87%C3%84%C3%9C%C3%8A%C3%96%C2%BB%C3%BA%C2%B7%C2%A2%C3%95%C2%B9%C3%97%C2%B4%C2%BF%C3%B6%C2%BA%C3%8D%C3%94%C2%A4%C2%B2%C3%A2.jpg
图表1:
2004年至2008年全球智能手机发展状况和预测(单位:百万)
来源:诺盛电信咨询
迎战3G井喷时代
2005年,众多手机厂商加大了新款智能手机的推广力度,波导、TCL、海尔等国内厂商也纷纷进军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原来在智能手机市场一枝独秀的国际品牌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通过向低端手机市场扩展来维持其领先的市场份额,例如摩托罗拉在2005年8月推出售价低于3000元的手写智能手机A728,并且将E680i的价格大幅降低,以应对来自国内品牌的攻势。
诺盛电信预测:2006年的手机市场将会继续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3G牌照发放前后,移动运营商竞争加剧。移动、联通均会通过降低资费和加大补贴等措施深挖潜在用户,努力提高移动行业的进入门槛;新进运营商将率先获得牌照,在进行网络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快速发展用户,更优惠的资费和入网促销成为首选的竞争手段,甚至会采用入网免费赠机等措施。
在运营商之间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资费优惠和定制手机成为刺激用户入网购机和更新手机的主要动力。
诺盛电信咨询高级分析师韩小冰告诉《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诺盛通过对于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研究后认为,尽管智能手机的平均价格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但是,智能手机的利润率仍然较普通手机为高,未来会有更多厂商进入这一市场,从而造成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国际厂商借助其技术优势和较强的品牌号召力,将继续主导智能手机市场,但是国内品牌有望依托价格和渠道优势,在细分市场和区域市场占据先机。
file://Tc-server/files%20(e)/SinoCES2006/9%C3%88%C3%95/%C3%8D%C2%A8%C3%90%C3%85/P26/%C3%8D%C2%BC%C2%B1%C3%AD2%C2%B1%C2%B1%C3%83%C3%80%C3%8A%C3%96%C2%BB%C3%BA%C3%93%C3%83%C2%BB%C2%A7%C3%8A%C2%B9%C3%93%C3%83%C3%86%C3%A4%C3%8B%C3%BC%C3%8A%C3%BD%C3%82%C3%AB%C3%89%C3%A8%C2%B1%C2%B8%C3%97%C2%B4%C2%BF%C3%B6.jpg
图表2 
来源:Instat, 12/2005
记者观察:
影响智能手机市场的3大关键因素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及今后3年影响智能手机市场格局的关键因素有:
1、操作系统的集中度提升
未来3年,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将得到进一步集中,而标准化的操作系统将得到价值链上所有厂商的共同支持。
易观预测,到2008年,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三强并立局面将被打破,Windows
Mobile将占据主流市场的统治地位,Symbain将占据细分市场的主导地位。
2、行业应用个性化趋势明显
未来3年,品牌厂商除了同时面临供应链、产品、渠道的挑战外,还必须面对应用行业化的挑战。易观认为,智能手机与行业应用紧密关联,厂商必须有能力挖掘行业需求,并有能力开发个性化的系统和终端软件,并有能力协助运营商部署和推广这些应用,具有IT行业背景的国内厂商具有明显优势。
易观预测,到2008年,通过行业应用推动销售的智能手机将占市场的主导地位,达80%以上。
3、IT厂商优势持续扩大
2005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品牌整体份额比2004年底下降2.5个百分点,占到41%。市场增长最迅速,毛利率表现较好的国内厂商依次是:联想、海尔、CECT、夏新和多普达。其中涨幅最大的是联想,市场份额从2%上涨到3.6%,跻身于国内品牌第二。
易观预测,到2008年,国内厂商的整体市场份额将上升到70%以上。有IT背景的国内厂商将占据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