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条一词,最早出自南阳、襄阳一带方言,“油”是“鄾(yu)”的协音,在当地老油条又叫老油子、二溜子、溜光蛋,专指那些不务正业、偷鸡摸狗之辈。而在现代网络俗语中,老油条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某论坛混了很久,对这个论坛的情况比较了解,建交很广等;二是指比较精通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处理事情比较老道、圆滑。延伸到职场,作为一种北方俗语,职场中的老油条大多意指阅历丰富、世故油滑、不厚道不诚实的人。
以上是我对老油条一词大概的了解。但最近与即将工作的姑娘聊起工作中趣闻,无意间说到了老油条之类需要远离和提防的人时,她问什么样的人才配称老油条?为什么大家都比较讨厌老油条?老油条是怎样炼成的?怎么防范老油条?诸多的问题让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细想之下,还是先分析下老油条们的经典表现吧。
印象中,大多数单位的老油条都有以下典型表现:一是偷尖耍滑,得过且过,工作能躲就躲,责任能推就推;二是利益至上,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对荣誉和利益信奉见者有份,能争就争,不能争也要争;三是居功自傲,爱摆老资格,喜讲创业史,津津乐道于以前的“光辉业绩”,兴味索然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提升,工作效率低下;四是爱找借口,热衷挑刺,不是抱怨公司政策不公,就是指责上司无能,不是批评同事不配合,就是推诿下属水平不行,唯独不讲自身的问题;五是工作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约束,还时不时闹情绪,动不动耍大牌,缺乏基本的团队精神;六是好为人师,常以师傅自居,动不动就对新员工言传身教,对年轻员工指手画脚;七是喜欢巴结上司、奉迎领导,善于拍马屁抬轿子,靠不正当关系混时度日;八是热衷传播小道消息,散布消极信息,喜欢拉人下水,教唆新员工一些不当行为。
除以上八条外,老油条最令人憎恨的地方还在于以下五点:第一,遇到事情从来不和你明着干,特别是在不确定能够一招把你搞定的情况下,从来不出手,但是只要一出手,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把你置于死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吕布之间发生的故事:吕布兵败被曹操所抓,吕布想投降曹操,对曹操说,“曹哥,你非常厉害,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而我是则一名非常勇猛的武将,现在我失败了,我愿归顺于你,咱俩一结合不就天下无敌了吗?”曹操听后不由得心动了,但没想到此时,同样来投奔曹操的刘备说了一句话,“难道曹公你忘了,吕布以前效忠的人了吗(吕布见利忘义,凡是自己效忠的人,到最后都又反叛了)?”曹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吕布给杀了。这就是典型的老油条,不出手则已,出手必置人于死地。
第二,这些人眼中,只有利益,没有对错;只有小我,没有大局;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少干活,多拿钱,是老油条们最喜欢也最乐意干的事情。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对的或绝对错的,只要不涉及个人利益,他对单位和别人的事永远是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永远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在这些人心里,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公义、公德,但他们往往又喜欢拿公义、公德搞道德绑架。他们坚信个人利益至上,完全是一群十分冷血的见钱眼开之人。
第三,遇事从来不发表什么观点,总是冷眼看着别人讨论、发言,无论对错,从不多说一句话,表面上给人一种非常稳重、非常沉得住气的错觉。但如果你得罪他了,他就会成为第一种人,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让你非常难受。修炼到这个层次,可谓老油条中的战斗机。这些真正的老油条,为人八面玲珑,做事没有原则,平常与人相安无事,你好我好,但只要涉及到个人利益,就会变得冷漠无情、凶残无比,无理也要争三分。
第四,更狠的是,那些资深的老油条从来不希望被别人理解,也从来不渴望有奇迹发生。这种人异常理性,深懂人性都是趋利避害,也知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所以也就从来不渴望自己被别人理解,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奇迹发生。他们很多时候都把事情放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永远相信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做事稳准狠,让很多人难以招架。
第五,最无人性的是,他们认为职场只是一个价值和利益交换的场所,你对别人没有利用的价值,别人就不会太搭理你;同理,你对他人没有利用的价值,他人也不会主动搭理你。他们坚信,职场之中的人际关系从来不是谁的工作能力强,谁的脾气好,谁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尊重,人际关系也是一样,你混得不好,大多数时候就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在自己没有价值的时候,他们不会主动去攀附人,在自己有价值的时候,他们也会理性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会被眼前的虚情假意所迷惑和欺骗。混到这一步,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已无欲无求,而是要看到他们的言行举止已出现了反人类、反社会的端倪。
如此老油条,不仅让领导烦,也让同事恨,但很多时候领导或者同事还追究不了他的责任,甚至是看到问题后还能够原谅他们!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老油条逃避职责的套路太多太深了!
一是乾坤大挪移!所谓乾坤大挪移,其精髓就两个字,第一是“推”,第二是“压”。所谓推,就是把工作、把任务推给别人。所谓“压”,就是倚老卖老,把工作压给别人特别是新人、年轻员工去做。乾坤大挪移的核心是,干工作是和担责任一脉相承的,那么,我直接连工作都不做,何来的责任呢?
二是拉人下水!所谓拉人下水,其核心主要是依仗两点:第一,是法不责众。老周,工作失误,明知道要受罚,于是他迅速让大家“利益均沾”,让很多人都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甚至悄悄摸摸把主要责任转到他人身上,而参与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分担责任的过程。到最后,工作真出现了差错,要处罚人时,领导一看,整个公司一半的人都参与其中,如果真要处罚所有人,那将面临无人干活的局面,于是这事也就不了了之。第二,是一碗水要端平!新来的总监想新官上任三把火,收拾一下公司里面的老油条老杜,以杀一儆百、杀鸡吓猴,谁成想,老杜对总监提出的问题,全部都认,全部都招,但就说了一句话:“处理我可以,但要一碗水端平,我的错误,小刘也犯过(小刘是公司总经理的儿子),要处罚我,也得处罚小刘!”总监思索再三,最后这事也是不了了之。
三是死不要脸!所谓死不要脸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当你怒气冲冲地对他吼了半个小时,人家一句话不说,一句辩解不讲,就是静静听你的批评,而且还带着恭敬的笑容,认错态度极好,甚至是自己先打自己脸把结果都承担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好意思再继续深究他的问题吗?第二,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有些老油条发现问题后,能够迅速改正,不等领导发火就把问题给整改了一半,这个时候就算领导发现了问题,还好得再追究他的责任吗?第三,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作为一名领导,你本来发现了下属迟到早退的问题,正准备去批评他,结果人家一推门进来,直接就说,“领导,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迟到早退,这样不对,下次一定改正!”瞬间把你的台词都抢了,把你的节奏都打乱了,请问你还有心思去批评他吗?
看看老油条在日常工作中的这些应对招数,哪一条不是套路!而且满满的都是套路!
老油条是如何炼成的?如此厚黑之学,一般得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人之初,性本善,再加上很多人被教育要有礼义廉耻,要懂得谦虚、诚信,结果走到社会上,发现有一说一,有棱有角,很多事情做不了,脸皮太薄,事情也做不了。于是,慢慢开始让自己的脸皮厚起来,心黑起来。很多企业的入职培训,第一步就是让大家放下面子,学会不要脸!一群人,要学狗叫,学驴叫,互相叫爸爸,叫爷爷,还美其名曰,这是解放天性,只有当自己是个演员,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工作中的老油条,早就练会这一招了,所有的捧与损,无非是根据利益变换而进行的表演而已。当然,学会这一招,只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这就是传说中的真小人阶段,他无耻,他不择手段,除了违法的事情不做,其余的道德、评价什么都无所谓,而且为了自己的利益应该光明正大地无耻,明目张胆地卑鄙。比如,一月内迟到三次就罚款,那主总是雷打不动地迟到两次,美其名曰,这是福利!再如,未婚时,以各种名义骗取爱情,玩弄异性。虽然道德很败坏,但又不是犯法行为,怕啥!第二阶段的老油条,就如陈S扁搞的TD一样,是在以切香肠的方式不断试探规则的边缘,而又不去触碰红线。除此之外,他们不会给别人留下自己任何的包袱和把柄。所以是,厚而硬,黑而亮。
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无形无色,才算止境”的意思是,你根本看不出他是个大奸大恶的人,甚至觉得他很普通,还是个厚道的长者。所谓大恶如忠也,说的就是老油条这种人。这种人第一个阶段的特征是虚伪。比如明明是他在暗地里整你,但表面上还装作很同情你,让你觉得这个人还是不错的。第二阶段的特征是假仗义、假热情。比如,他明明知道,你不会同意他去揍你的对手,还故意大声吆喝,大声喧闹,执意要去闹事,直到让你拦下来为止。第三阶段的特征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他们给人的外在形象一看就是君子,说话也是君子,整天仁义道德,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比如《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表面看,君子一个,实际上,他才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甚至敢把自己阉了。老油条混到这种程度,真是狠人一个(所以,一个职场新人若想在社会上混得好,为人处世一定要带心眼,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努力学会洞悉人性、明哲保身,不让自己受到无谓的伤害)。
这样的职场老油条,其实是职场疲惫症的多发人群,一不小心,激情和动力悄悄地就没了,不仅影响自身形象,更影响单位自身建设。但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单位对老油条式员工的态度是复杂的,可谓既恨又爱。恨的是他们有时占着茅坑不拉屎,偷懒耍滑,投机取巧,玩世不恭,由于他们的“示范”作用,又给企业“培养”了他们的接班人——“小油条”,致使企业整体素质和绩效不断下降。爱的是他们曾经是企业的精英和脊梁,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过一定甚至是突出贡献,他们有着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当他们高兴时还确实能为企业排忧解难。这种对老油条员工爱恨交加的情结,决定了老油条们的职业尴尬境地——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落入老油条的职业境地,可以说是个人人生的悲哀,是职业生涯的失败,是对自己前期努力与职业理想的彻底否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有职业操守的人的警觉和惊醒。
所以,请上了点年纪、工龄稍长一点的“老同志们”,抽个星期天,把自己关屋里,认真盘点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了老油条的“气质”和“影子”?如果有,请你详细列出老油条的具体表现,并逐条制定具体的改善计划和改进措施。假如不能警醒自己,不能约束和提升自己,继续在“油锅”里翻来覆去不能自拔,等待老油条的结局无非是老暗焦黄,面目可憎,弃之不用或淘汰局只是时间问题。
大卫:也说老油条
老油条一词,最早出自南阳、襄阳一带方言,“油”是“鄾(yu)”的协音,在当地老油条又叫老油子、二溜子、溜光蛋,专指那些不务正业、偷鸡摸狗之辈。而在现代网络俗语中,老油条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某论坛混了很久,对这个论坛的情况比较了解,建交很广等;二是指比较精通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处理事情比较老道、圆滑。延伸到职场,作为一种北方俗语,职场中的老油条大多意指阅历丰富、世故油滑、不厚道不诚实的人。
以上是我对老油条一词大概的了解。但最近与即将工作的姑娘聊起工作中趣闻,无意间说到了老油条之类需要远离和提防的人时,她问什么样的人才配称老油条?为什么大家都比较讨厌老油条?老油条是怎样炼成的?怎么防范老油条?诸多的问题让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细想之下,还是先分析下老油条们的经典表现吧。
印象中,大多数单位的老油条都有以下典型表现:一是偷尖耍滑,得过且过,工作能躲就躲,责任能推就推;二是利益至上,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对荣誉和利益信奉见者有份,能争就争,不能争也要争;三是居功自傲,爱摆老资格,喜讲创业史,津津乐道于以前的“光辉业绩”,兴味索然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提升,工作效率低下;四是爱找借口,热衷挑刺,不是抱怨公司政策不公,就是指责上司无能,不是批评同事不配合,就是推诿下属水平不行,唯独不讲自身的问题;五是工作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约束,还时不时闹情绪,动不动耍大牌,缺乏基本的团队精神;六是好为人师,常以师傅自居,动不动就对新员工言传身教,对年轻员工指手画脚;七是喜欢巴结上司、奉迎领导,善于拍马屁抬轿子,靠不正当关系混时度日;八是热衷传播小道消息,散布消极信息,喜欢拉人下水,教唆新员工一些不当行为。
除以上八条外,老油条最令人憎恨的地方还在于以下五点:第一,遇到事情从来不和你明着干,特别是在不确定能够一招把你搞定的情况下,从来不出手,但是只要一出手,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把你置于死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吕布之间发生的故事:吕布兵败被曹操所抓,吕布想投降曹操,对曹操说,“曹哥,你非常厉害,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而我是则一名非常勇猛的武将,现在我失败了,我愿归顺于你,咱俩一结合不就天下无敌了吗?”曹操听后不由得心动了,但没想到此时,同样来投奔曹操的刘备说了一句话,“难道曹公你忘了,吕布以前效忠的人了吗(吕布见利忘义,凡是自己效忠的人,到最后都又反叛了)?”曹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吕布给杀了。这就是典型的老油条,不出手则已,出手必置人于死地。
第二,这些人眼中,只有利益,没有对错;只有小我,没有大局;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少干活,多拿钱,是老油条们最喜欢也最乐意干的事情。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对的或绝对错的,只要不涉及个人利益,他对单位和别人的事永远是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永远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在这些人心里,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公义、公德,但他们往往又喜欢拿公义、公德搞道德绑架。他们坚信个人利益至上,完全是一群十分冷血的见钱眼开之人。
第三,遇事从来不发表什么观点,总是冷眼看着别人讨论、发言,无论对错,从不多说一句话,表面上给人一种非常稳重、非常沉得住气的错觉。但如果你得罪他了,他就会成为第一种人,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让你非常难受。修炼到这个层次,可谓老油条中的战斗机。这些真正的老油条,为人八面玲珑,做事没有原则,平常与人相安无事,你好我好,但只要涉及到个人利益,就会变得冷漠无情、凶残无比,无理也要争三分。
第四,更狠的是,那些资深的老油条从来不希望被别人理解,也从来不渴望有奇迹发生。这种人异常理性,深懂人性都是趋利避害,也知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所以也就从来不渴望自己被别人理解,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奇迹发生。他们很多时候都把事情放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永远相信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做事稳准狠,让很多人难以招架。
第五,最无人性的是,他们认为职场只是一个价值和利益交换的场所,你对别人没有利用的价值,别人就不会太搭理你;同理,你对他人没有利用的价值,他人也不会主动搭理你。他们坚信,职场之中的人际关系从来不是谁的工作能力强,谁的脾气好,谁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尊重,人际关系也是一样,你混得不好,大多数时候就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在自己没有价值的时候,他们不会主动去攀附人,在自己有价值的时候,他们也会理性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会被眼前的虚情假意所迷惑和欺骗。混到这一步,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已无欲无求,而是要看到他们的言行举止已出现了反人类、反社会的端倪。
如此老油条,不仅让领导烦,也让同事恨,但很多时候领导或者同事还追究不了他的责任,甚至是看到问题后还能够原谅他们!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老油条逃避职责的套路太多太深了!
一是乾坤大挪移!所谓乾坤大挪移,其精髓就两个字,第一是“推”,第二是“压”。所谓推,就是把工作、把任务推给别人。所谓“压”,就是倚老卖老,把工作压给别人特别是新人、年轻员工去做。乾坤大挪移的核心是,干工作是和担责任一脉相承的,那么,我直接连工作都不做,何来的责任呢?
二是拉人下水!所谓拉人下水,其核心主要是依仗两点:第一,是法不责众。老周,工作失误,明知道要受罚,于是他迅速让大家“利益均沾”,让很多人都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甚至悄悄摸摸把主要责任转到他人身上,而参与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分担责任的过程。到最后,工作真出现了差错,要处罚人时,领导一看,整个公司一半的人都参与其中,如果真要处罚所有人,那将面临无人干活的局面,于是这事也就不了了之。第二,是一碗水要端平!新来的总监想新官上任三把火,收拾一下公司里面的老油条老杜,以杀一儆百、杀鸡吓猴,谁成想,老杜对总监提出的问题,全部都认,全部都招,但就说了一句话:“处理我可以,但要一碗水端平,我的错误,小刘也犯过(小刘是公司总经理的儿子),要处罚我,也得处罚小刘!”总监思索再三,最后这事也是不了了之。
三是死不要脸!所谓死不要脸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当你怒气冲冲地对他吼了半个小时,人家一句话不说,一句辩解不讲,就是静静听你的批评,而且还带着恭敬的笑容,认错态度极好,甚至是自己先打自己脸把结果都承担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好意思再继续深究他的问题吗?第二,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有些老油条发现问题后,能够迅速改正,不等领导发火就把问题给整改了一半,这个时候就算领导发现了问题,还好得再追究他的责任吗?第三,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作为一名领导,你本来发现了下属迟到早退的问题,正准备去批评他,结果人家一推门进来,直接就说,“领导,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迟到早退,这样不对,下次一定改正!”瞬间把你的台词都抢了,把你的节奏都打乱了,请问你还有心思去批评他吗?
看看老油条在日常工作中的这些应对招数,哪一条不是套路!而且满满的都是套路!
老油条是如何炼成的?如此厚黑之学,一般得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人之初,性本善,再加上很多人被教育要有礼义廉耻,要懂得谦虚、诚信,结果走到社会上,发现有一说一,有棱有角,很多事情做不了,脸皮太薄,事情也做不了。于是,慢慢开始让自己的脸皮厚起来,心黑起来。很多企业的入职培训,第一步就是让大家放下面子,学会不要脸!一群人,要学狗叫,学驴叫,互相叫爸爸,叫爷爷,还美其名曰,这是解放天性,只有当自己是个演员,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工作中的老油条,早就练会这一招了,所有的捧与损,无非是根据利益变换而进行的表演而已。当然,学会这一招,只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这就是传说中的真小人阶段,他无耻,他不择手段,除了违法的事情不做,其余的道德、评价什么都无所谓,而且为了自己的利益应该光明正大地无耻,明目张胆地卑鄙。比如,一月内迟到三次就罚款,那主总是雷打不动地迟到两次,美其名曰,这是福利!再如,未婚时,以各种名义骗取爱情,玩弄异性。虽然道德很败坏,但又不是犯法行为,怕啥!第二阶段的老油条,就如陈S扁搞的TD一样,是在以切香肠的方式不断试探规则的边缘,而又不去触碰红线。除此之外,他们不会给别人留下自己任何的包袱和把柄。所以是,厚而硬,黑而亮。
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无形无色,才算止境”的意思是,你根本看不出他是个大奸大恶的人,甚至觉得他很普通,还是个厚道的长者。所谓大恶如忠也,说的就是老油条这种人。这种人第一个阶段的特征是虚伪。比如明明是他在暗地里整你,但表面上还装作很同情你,让你觉得这个人还是不错的。第二阶段的特征是假仗义、假热情。比如,他明明知道,你不会同意他去揍你的对手,还故意大声吆喝,大声喧闹,执意要去闹事,直到让你拦下来为止。第三阶段的特征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他们给人的外在形象一看就是君子,说话也是君子,整天仁义道德,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比如《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表面看,君子一个,实际上,他才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甚至敢把自己阉了。老油条混到这种程度,真是狠人一个(所以,一个职场新人若想在社会上混得好,为人处世一定要带心眼,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努力学会洞悉人性、明哲保身,不让自己受到无谓的伤害)。
这样的职场老油条,其实是职场疲惫症的多发人群,一不小心,激情和动力悄悄地就没了,不仅影响自身形象,更影响单位自身建设。但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单位对老油条式员工的态度是复杂的,可谓既恨又爱。恨的是他们有时占着茅坑不拉屎,偷懒耍滑,投机取巧,玩世不恭,由于他们的“示范”作用,又给企业“培养”了他们的接班人——“小油条”,致使企业整体素质和绩效不断下降。爱的是他们曾经是企业的精英和脊梁,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过一定甚至是突出贡献,他们有着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当他们高兴时还确实能为企业排忧解难。这种对老油条员工爱恨交加的情结,决定了老油条们的职业尴尬境地——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落入老油条的职业境地,可以说是个人人生的悲哀,是职业生涯的失败,是对自己前期努力与职业理想的彻底否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有职业操守的人的警觉和惊醒。
所以,请上了点年纪、工龄稍长一点的“老同志们”,抽个星期天,把自己关屋里,认真盘点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了老油条的“气质”和“影子”?如果有,请你详细列出老油条的具体表现,并逐条制定具体的改善计划和改进措施。假如不能警醒自己,不能约束和提升自己,继续在“油锅”里翻来覆去不能自拔,等待老油条的结局无非是老暗焦黄,面目可憎,弃之不用或淘汰局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