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封林同学的一封信

(2012-06-24 22:44:13)
标签:

杂谈

给封林同学的一封信

给封林同学的一封信

给封林同学的一封信

 

封林同学:

前段时间事情多,又去上海、济南走了一趟,未能看您的文集《活着》。这两天事情少,大致看完了,您是一个有心志、有才情的年轻人。这从您的文章中能看得出来。最最重要的,您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比如管理楼道的阿姨,我相信多少同学,对她们是熟视无睹,不以为然的,而您能跟她们中的一个深切的交谈,这位阿姨给您讲了她几乎一辈子给人当“小三”的经历,我看了只有理解,只有感动。另一个虽然只相处了三四个月,也成了好朋友,您回家到了火车站,她还要起来看您,为您送行。就这么件小事,就能看出,您的心地的善良,志向的高远。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您如今已具备了多么成熟的思想,多么娴熟的文字的技巧。应当说,您对人生的理解,对作家的理解,都还停留在一个正常的大学生的水准上。不能说周围有许多平庸的人,就以为自己高明了许多。那是往下比,是一种没有出息的比法。有大志的人,要往上比。您会说,您的同学里,几乎没有比您更高明的。您说的是实话,我信。我说的往上比,是跟过去时代的大学生比。不远,就跟二三十年代的大学生比。您说成不了爱因斯坦,华罗庚(不查书了,反正是举了中外几个大科学家),成不了大政治家(又举了几个名字),那就当个作家吧。这个看法是不对的。那个时代,学文史的,绝不是成不了什么才学文史,而是他们对文史就有一种通心里的热爱。如果不是这样的热爱,顾颉刚就不会在不到三十岁就提出“层垒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这一著名论断。萧一山也不会还在大学读书时就完成《清代通史》上卷。再举一个例子吧。您以为学文史的比学数理化的差一点吧。一九四七年,国家招考留美学生,名额很少,全国不过四五十人。何柄棣和杨振宁都考上了。多年后两人都成了名,见了面说起往事,杨对何说:“你比我高三分。”何说:“不对,是七分。”何后来成为国际著名的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是第一个出任此职的华人历史学家,此后没有第二个。我说这些,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说,您要当作家,一定得是您心里有当作家的本能的冲动,而不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人生的选择。这,或许才是最最重要的。至于别的,我就不想多说了,您看书多了,什么都会明白。

在各种应注意的事项里,最重要的是读书,多读书,爱读书,会读书。无论什么时候,都保持浓厚的读书的兴趣。说的不少了,祝理想早日实现。

 

 

                                        韩石山

                                        一二年六月廿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