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写信
标签:
杂谈 |
老爸6月下旬要去河北雾灵山度假,临走前交待了两件事。一是送信。这个简单,贴足了邮票,放到楼下传达室就行了。二是打理博客。这个也不太难。虽不能像帅琳姐姐那样把博客打理得美仑美奂,风生水起,但是放两张蛮大蛮大的照片,找一篇或新或旧的稿子粘上去还是能够做到的。
欢欢喜喜的送走了老爸老妈,足有二十多天不再听他们的唠叨,真是一件开心的事。回到家里,先办第一件事,贴邮票送信。看看他平常放信的窗台,十几封信整齐地摞在一起,清一色的牛皮纸信封,用毛笔恭恭敬敬写着某位先生或女士的地址与名讳。
老爸爱写信,这是有了名的。传达室的李爷爷,送快递的小张师傅都说了,就数你们家的信多,东西多。这个你们当然不是我们全家,而是老爸一个人。今天看看这十几封信,湖南、广东、北京、上海等好多地方,想想老爸写信时的样子。老爸总在每星期的某一天里,将桌子收拾的干干净净,拿过这周收到的信,再看一遍,躬身坐在书桌前,一方小砚台,一支小楷笔,清晰秀丽的文字在笔尖流淌,信写好了,起身从身后的写字桌上再拿起一方小小的名章,在印泥上压一压,盖在自己的签名后面。
老爸说过, “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其实也不是他说是的,是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里记载的一句江南古谚,只不过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从他那儿。老爸写的信,新朋友,旧朋友,老朋友,小朋友,什么样的都有。无论是稚嫩的字体,还是苍老的笔迹,在老爸这里都是一位受尊敬的朋友,要认真对待。老爸没给我写过信,可是看他写信多了,再想想这句话,有时就在想,在别人眼里,他的千里面目是什么样的。会不会有人会想那是一种笔走龙蛇,潇洒出尘的风度呢,我也想过这几个词,可那绝不是老爸的风格。老爸的字是清新、熟练的,老爸的信里蕴含的是一种谦逊与传统。
每次看到老爸写信时低头躬背的样子,看看他恭敬地写上某位小姐或先生的名讳时,心里总是暗暗认为他不值。在这个电话电邮如此方便的时代,这么老派的作法,是越来越少了。因为老爸常常从传达室回来,拿着一摞报刊,或者是像信的什么东西,很扫兴地说上一句,没有一封真信。所谓真信,他知道是什么,我们也知道是什么。寄出去的信多,回来的信少,好多人收到信后,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一两分钟,十来个字就把老爸搞定了。打打电话,听听声音,哈哈几声,再或者看看几个扑克牌一样平板无趣的手机文字,对远方的朋友产生的思念与想象都在渐渐地减少。
老爸写信,是一种传统,正在慢慢与时代脱离。老爸是不是也越来越老了,不能与时代接轨了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