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坏名声,都是名声
山东《大众日报》记者
陈巨慧
(在徐志摩嫡孙徐善曾先生笔记本上的留言)
对徐志摩的研究,韩石山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除此之外,他还是当今文坛少有的敢言敢写者,他的一篇篇批评文章曾引起轩然大波,也为自己招来了不少骂名,而他自己却乐在其中。
与韩先生短暂相处,能够感觉到他是一个率真的人。我问韩先生:“是因为您的真而喜欢徐志摩的真,还是徐志摩的真影响了您性格?”
韩先生回答:“我率真吗?这是接触少,只看到一个侧面,实际上我还是有我的狡诈的。比如大家在一起聊天,哪一个都怕冷落了,尽量逗大家高兴。当然,说是率真也不为过。是因为真而喜欢徐的真,还是因为写了徐,而影响了我的性格,应当说两方面都有。我很喜欢徐志摩的性格,只是达不到他那样的境界。”
我说:“我的同事、大众日报记者逄春阶很不留情面地批评过您,说您是‘臭豆腐星’,您不但没恼,反而还给他的书写了序。”韩先生笑着说:“小逄写的,是善意的,带有调侃的味道。小逄这小子把我跟巩俐、章子怡并列评论,并封我为‘臭豆腐星’,那不是表扬我嘛,哈哈。”“闻着臭,吃着香。”在座的逄春阶笑着回应。
韩先生有很多批评文章是很犀利的,的确也得罪了不少人。“我觉得这一点您比徐志摩有勇气,徐志摩大多是无意间在文中得罪别人,而您是直接把矛头抛过去。对于‘绑架名人炒作’的评价您怎么看?”我把问题抛给韩先生。
韩先生回答:“你太客气了,‘绑架名人炒作’这句话说全了,应当是‘绑架名人,炒作自己’。此中关键,不在于是不是炒作自己,而在于那些名人该不该批评,即你所谓的绑架。文天祥说过:‘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苏洵说过:‘为文必中当世之过。’我也算个读圣贤书长大的,整治不了社会的腐败,连几个不良文人也不敢下手,就说不过去了。至于名气,我固然写不出他们那样的书,只怕他们也写不出像我的《李健吾传》《徐志摩传》这样的书吧?”
韩先生喜欢别人挑战性的提问。我继续问道:“面对唇枪舌箭的包围您是什么感觉?以您的个性我想应该是乐吧?这一点与徐志摩应该也不一样。喜欢骂人的您也喜欢被人骂吗?”
韩先生说:“这个感觉好极了。偷着笑呢。我知道,我的正事是什么,写批评文章,不过是一种课外作业,休闲娱乐。用力最少,收效最大。徐志摩是个厚道人,偶尔得罪了人,常会心里不安。但也不能说他是个好好先生,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也会义愤填膺,著文指斥的。我的批评的主要著作是《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最近又出了修订版。初版出来,有人写了一部20万字的书批评,叫《著名作家的胡言乱语——韩石山的鲁迅论批判》(2011年上海书店出版社),我看了一点也不生气。一个不叫人骂的作家,不是好作家。好名声,坏名声,都是名声,绝对值是一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