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05.26筆記——勝爲士

(2025-05-26 13:23:59)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25年5月26日、星期一
〖記事〗今日,安。
〖讀書〗讀完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及《中庸補注》,極好書!(案:其論命、論欲、論中庸等,悉與余說相通。)又,讀完阿塔那修《論道成肉身》。又,讀完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其中關於組織及禮儀底,不看勒。
〖隨感〗
一、信仰之作用,豈所以存理滅欲乎?夫信仰,我學也。我者,謂真我,非欲之我,非理之我,亦非外物之我。我學,所以立此真我也,即立身也,俾真我不遭還原解構,不成其為理、欲、外物,而成其為一有真源之實流。我信故我在!
一、以「界」言自由是消極,以「立界」言自由便是積極。
一、感覺、推理、直覺(神靈之知覺、洞見、明體)。後天(經驗、歸納)、先天(演繹)、中天。周、夏、殷。又,帝出乎震云,是原罪失序後,「渾」也;天地定位云,是世界受造時,「離」也;以坤先乾云,是道成肉身處,「合」也。
一、現實(渾)、理想(離)、理想而現實(合)、現實而理想(合中之離)。復次,如何活、爲何活、爲何—如何活、如何—爲何活。復次,是、不是、不是—是、是—不是。復次,人、神、神而人、人而神。(「他成爲人,好叫我們成爲神。」)
一、《新約》繼希臘之「離」來,非逕由《舊約》也。《次經》地位極關鍵。離而合,合而離。
一、梁漱溟後期之思想,從理欲二分(理智、本能),越入神理欲三分(靈性、理智、本能)。於是,言「人心」處,或兼指三者,或專指靈性。其別書謂鬼神非盡由主觀虛構,又自稱佛教徒,顯係對己之宗教性之體現。復次,熊子臨終,誦持往生咒者,詎非轉向他力乎?——當初之由佛而儒,是「合」;晚年之減餐拒藥、毀書持咒,是「合中之離」。
一、「天—道德理想(中)—世界規則(庸)」,「地(歷時的)—社會禮俗—國家法制」。
一、啓蒙時代,亦稱理性時代,即儒之時代。爲格義之理解,貌似荒謬,實則正確。法家乃儒家之歧出,第四教乃新文化之歧出。
一、「文王拘而演周易」,其「演」字重要,揭示人心理智之作用。殷周之變,祛人格神。泛神論而自然神論,斯賓諾莎而萊布尼茲。
一、理學「離」,是哲學。樸學「合」,是科學。
一、緯學(孔教),信仰主義的;理學(程朱陸王),理性主義的;樸學(科學),經驗主義的。又,余讀黑格爾時,曾以宋明理學溝通之,今思之亦非不可取者。
一、體用不二是合,亦可謂之互動。
一、戴氏論程朱及荀子,言「理」之「出於天與出於聖人豈有異乎」,即指外言。荀子外也,而孟子則內也,一本不二。然則,外未嘗不可以導向宗教,內未嘗不可以導向世界。故「義外」則歸超越之救贖,「義內」則歸人心之本能。戴氏復曰,荀子「無於內而取於外」,孟子「有於內而資於外」,余則以此無內之外(離),轉作超越之外(合中之離),同時以「合」解「渾」,俾得其所。又,見及「合中之離」,便無畏對「離」之解化。譬如,孔子贊易,會歸陰陽,故稱之曰太極,太極即陰陽也,而以畫卦之奇偶為兩儀;後儒誤以兩儀指陰陽,太極超陰陽之上,而以為陰陽之所由生,遂非孔易之本旨矣。惟儒家特有道體,罔有靈魂,則後儒之改作,適以「離」預表夫「合中之離」。故明末傳教士,有以工夫類比靈修者,適冥合。
一、有語文,斯有玄學。玄學者,語文之形象也。語文猶手,意蘊猶月,指月示人,人應看月。今由語文而出之以玄學,人醉其中,則有看手而不看月之虞矣。雖然,語文、玄學亦係人心之功能,仍具大用(工具、預表)。既已看月,不必斷手,譬如耳目之分工,豈可貴目而賤耳?是故,人亦有醉超脫、講大話之患。此非真不執著於語文、玄學,特是在執著中轉為逆向而已。猶之舊病在瘦而新病在肥,俱非康健,蓋過猶不及焉。
一、理想主義者(或曰理想家),自信太過,又以意見充事實,非有批判的思維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