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01.22筆記——勝爲士

(2025-01-23 13:13:46)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25年1月22日、星期三
〖記事〗今日,安。又,上午到醫院取病理報告,覆診。醫生說胃沒事,心情也影響胃痛。
〖讀完〗讀完《萬木草堂口說》。
〖隨感〗
一、以元統天,「元」是「太極」。惟無極而太極者,仍是道體;太極,宋儒復講為理,則統者仍無著落也,故余言「天僭天主」。
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者,「不願乎其外」極重要。既有命,如何「自得」「不怨天」?荀子曰「知命者不怨天」「怨天者無志」。須自問志願心向如何,宗教的?抑或世俗的?不因世俗而動心,則不因世俗而怨天。進而,知差等秩序之為當有之義,則自然不尤人。
一、康子謂「性惡」之「惡」,作粗惡講。此解與荀子言「質具」、言「樸」處通。
一、儒家「別」字由倫理,名家「別」字由名理。又,差等,義也;平等,不義也。
一、地獄之報,亦屬災異。又,尼尼微人必信災異,而後有以悔改。
一、天父,至陽者也,即乾父,理次最高。以陽治陰。
一、荀子《禮論》言「養」。康子謂:禮,所以安人者也,非苦人也。此解與余批評逼人就範處同。
一、康子區分「聖人」「覺人」。講人人得為覺人,可也;講人人得為聖人,不可也。又,佛家亦有徒開悟而不能了生死之說,以其業未盡也,又貢高我慢,故須禪師兼修淨土,亦即自力兼仰他力。要之,覺非成聖也。據於德有四(「據」有「服膺」義):主靜出倪、養心不動、變化氣質、檢攝威儀。到變化氣質乃始有功,到命定限界是真盡性。
一、魏晉清談正是哲學,程朱理學亦是哲學。故康子以謂:晉之清談在老莊,今之清談在程朱。
一、不信命而講正能量,必流入做題家績效主義。非命,則我為施事;信命,則我為當事,主為施事。
一、「念」非「意」「志」。康子言,「念」即佛家所謂「魔」。又,僥倖便是雜念。
一、康子曰「養心如枯木死灰,又使槁木萌芽,所謂主靜養出端倪也」,及「仙之嬰兒,佛之舍利,即端倪也」,此像極耶教之「重生」、內在的人。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出死入生。
一、中文「帝」字亦有善義,若《論語》「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墨子》作「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簡在帝心」,足見「帝臣」、上帝之臣,即善臣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