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04.12筆記——勝爲士

(2024-04-13 10:47:41)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24年4月12日、星期五
〖記事〗今日、煩。
〖讀書〗讀《明儒學案》、蕺山部分。
〖隨感〗
一、牟宗三之論耶教,謂不由修養工夫(神的)、無向下順成(後返的)、生活庸俗(做不到)。此非是也。修養工夫、在完全人性之成長,昨日已論;余前所說「順軟弱」「順取」「順俗示現」等、即是順成,亦足駁之。至若庸俗,與其謂西人重情慾,毋寧說華人太壓抑。
一、「逝者如斯夫」一句,言炁變也。此岸有何工夫?唯使炁中和而已。
一、與主偕合矣,則不是將「真理」作「意理」來空懸論斷,不然愈把持,則愈窒礙。不假便是真,不俗便是聖。中學體用不二,其工夫適可參考。天人合一事,當取偕合意思。
一、「理推」應是「一以貫之」,亦即諸條理之貫通也。真理呈現,便是本色;仁者人也,本色便是。「做人」乃是「行仁」,豈用外加一模範?推之,事事各得其所,便是大仁;個個真實,便是聖化。
一、前言良心呈現,各階段不同,卻是同一良心。推之,即經即權也,即權即經也。惟對各階段而未自學以得之之時,此理不容道破。
一、「利」上愁苦多,正是「義」上思想少。按義有當犧牲者,若認同此,自不愁於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